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大明国师 第191节

作者:西湖遇雨
“第二,出兵占领安南全境,扶持新的政权后退出,可以索取部分田地、港口来作为大明出兵的回报。优点是大明不需要持续付出占领的代价,就可以拿到少数安南精华地区,譬如临近大明的田地,以及供给大明水师下南洋进行补给和维修的港口。”
“第三,出兵占领安南较大部分地区,这较大部分地区就是大明的兵力能够强力控制,且不会造成太多给养负担的极限范围,其余地区则依旧留给安南,但不扶持新的政权,占领的田地由大明直接控制。优点是大明能拿到自己想要的田地,缺点是安南会从此把大明视为敌人,如果大明的国力衰退,就会被安南咬上一口,企图夺回各走的田地。”
朱棣点了点头,道衍的分析非常全面。
“大师觉得大明应该采取哪种法子?”
看着朱棣,道衍笑了笑:“恐怕陛下心中已经有了定策吧。”
朱棣也大笑了起来。
“大师知朕!”
笑完,朱棣沉声说道:“朕便是说,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如果真的要打安南,那朕就绝对不会让安南再有反咬一口的机会,肯定要趁他病要他命,直接一竿子拍死。”
“至于什么傀儡政权,朕不是喜欢给他人做嫁衣的那种人,占领了安南全境,朕就要安南从此往后成为大明的第十四个布政使司,彻底归入大明。”
“甚至连名字,朕刚才都想好了。”
“——交趾布政使司!”
“倒是个好名字。”道衍微微颔首,“交趾这个以前的名字,不逊于安南。”
所谓交趾,便是起源于汉武帝时期灭南越国后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后来汉帝国在全国设立十三刺史部时,将包括交趾在内的七个郡分为交趾刺史部,也就是三国时被人所熟知的“交州”。
就在两人聊到对安南的处置时,腰间挂着金瓜小锤,一身斗牛服的朱高燧行礼进来。
朱高燧轻声对朱棣说道。
“父皇,郑和从诏狱回来了,正在奉天殿外求见。”
朱棣此时正跟道衍围着火炉,朱棣早年爬冰卧雪北征蒙古的时候,就留下了老寒腿的毛病,如今一场秋雨一场寒,自是离不开火炉烤暖。
朱棣挥了挥手:“让郑和进来吧。”
“是。”
朱高燧不多时,便引着郑和进入殿内。
“内臣郑和参见陛下!”
郑和躬身说道。
“起来吧,不必多礼。”
朱棣心情不错,直接让朱高燧搬了个椅子过来,给郑和赐座。
火炉里的火苗“噼啪”地响着,权当是围炉夜话,朱棣端起热茶抿了几口,转头问道。
“诏狱的事不急着说。”
郑和一怔。
朱棣指着他笑道:“朕知道姜星火的本事,两位尚书还不信跟朕打赌来着,看你的表情,朕就知道两位尚书输定了。姜星火一定有办法,能让那群文盲认字,对不对?”
“确实如此,姜星火的办.”
郑和的话语,被朱棣抬手阻止了,朱棣笑呵呵地说道:“先别说姜星火的办法,先说说你去南边大海里万里石塘的见闻?朕还从来没去过海上呢,不晓得航行在大海是个什么感觉?”
道衍很想知道姜星火的办法,不过好在道衍修行多年,纵然心头好奇,也是能够沉得住气的,也跟着看向了自己的这个弟子。
嗯,郑和是道衍的菩萨戒弟子,既是关门弟子,也是道衍在情报系统的直属手下。
所以郑和的那些见闻,其实道衍大部分都知道一二,对于海上事情的好奇心,也就没有朱棣那么重。
至于为什么郑和传递给道衍的海上见闻,道衍没有报给朱棣,这个,咳咳道衍自然是有他自己的目的的。
郑和也是笑着开口道:“陛下,这大海确实跟陆地没得比,从泉州到万里石塘,其实顺风顺水不算很远,来回一个月也足够了,关键是有的时候海况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法?”朱棣大感好奇。
郑和缓声道:“臣如今算是往返了一次万里石塘,但无论万里石塘的哪个地方,现在风浪虽然小了许多,可是每隔几天,便会起大风,这种大风的威力虽说比不上龙吸水,可胜在频繁,隔三差五就会来一次,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就容易迷失方向。当初臣乘坐的大明水师的战船便遇到过,而且风高浪急,也导致船队里的一些小船就差点儿翻覆了。关键的问题还是,大明缺乏很多地区的海图,而且现在很难在海上定位。”
“海上定位?”
“不错!”郑和点了点头,“用的是牵星术的法子,但有的时候,尤其是到了晚上,海上的雾气很重,视线受限,根本看不到天上的星星,所以在海上航行十分危险,尤其是晚上的海上,更需要谨慎,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偏离了航线,毕竟在海图上,偏离一点点就会造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些说法朕倒是听都没有听说过。”朱棣微眯双眼,喃喃地说道。
朱棣转身问道衍:“道衍大师知道牵星术吗?”
道衍摇了摇头,他倒是真没有特意去了解过。
朱棣与郑和聊完了南边万里石塘的见闻,又继续聊了聊郑和听到的,关于海外的种种消息。知晓了原来大海竟是这般无垠,而海外各国,也与中原完全迥异,朱棣大大地开拓了视野和见识。
毕竟,看元朝典籍关于海外的内容,是不可能如同听郑和讲亲身见闻那样直观的。
“看来大明水师的船和相关的航海技术,还是得适应远航进行改进啊,最好能创造出比牵星术更好的定位法子。”
听到了郑和说,现在大明水师想要远航或者下西洋,还必须依靠宋朝传下来的牵星术,以及色目人导航员,朱棣不由地有些感叹。
毕竟,总依靠外人也不是一回事啊,想要大规模地下西洋,总得有自己的办法。
郑和犹豫剎那,最后还是说了实话。
“陛下,大明想要做到这些,恐怕很难。”
“为什么?”朱棣蹙眉问道。
郑和苦笑道:“宋朝向海外进行贸易,也只敢贴着海岸线航行,否则大海茫茫无际,很容易就迷失方向,如何能轻易做到海上定位呢?牵星术已经是最好的法子了。”
“喔。”
朱棣点了点头,忽然说道。
“为什么不问问姜星火呢?”
郑和神情一滞。
须知道,姜星火可是没少给他找事了。
对于接触姜星火这件事,郑和是打心眼里不愿意去,更何况是近距离接触。
倒不是郑和不相信姜星火的本事。
郑和是太相信姜星火的一身通天本领了!
问题就在于,姜星火光动嘴啊!
结果就是姜星火说一句话,去万里石塘找鸟粪,郑和就得跑断腿,两个月才回来。
还被一些小人讥讽为“搬屎还朝”,都要把郑和气炸了。
所以,郑和是真的不愿意去问姜星火。
否则还不知道姜星火动动嘴,又会给自己找多少事呢。
朱棣大笑道:“好了,说说伱在诏狱里扫盲班的见闻吧。”
等郑和描述完毕,朱棣点了点头,显然他对于姜星火能解决扫盲认字的问题,并没有太多的惊讶。
“这样。”
朱棣沉吟道:“姜星火还有最后的四节课,就要出狱了。”
“本来呢,曹国公出使日本,里面就缺个人给朕当传声筒,老二现在还不知情那就辛苦你了,入狱一趟吧。”
郑和的嘴唇,艰难地挪动了一下。
最终就像是面对领导那句“辛苦你一下”后,你只能回一句“好的领导”一样。
郑和开口说道:“臣,遵旨。”
搬屎还朝,奖励入狱。
姜星火,我真的谢谢你啊!
第171章 郑和:马尔地夫是哪?
郑和迈着比以往沉重几分的脚步离开了,朱棣脸上的笑容却淡了下来。
“还有四节课,姜星火就要出狱了。”
火炉中骤然炸开的一点星火,“啪”地一声后转瞬即逝。
“陛下心思不定。”
老和尚道衍伸出手抓起精致的小铲,给炉火底部的无烟贡炭翻了翻,炉火瞬间旺盛了起来,无数星火“噼里啪啦”地发出极小的爆裂声。
朱棣不言不语,只是从凳子上扶着膝盖缓缓站了起来。
黑色的织金龙袍在他身上显得有些紧身,袖口、衣摆都被拉扯成两个小圆弧,随着他微抬的动作垂落而下。
这位壮年皇帝的身躯如标枪般笔挺,他透过半开着的窗,看向南京皇宫上闪烁着的晚星。
有一颗最亮的星辰在夜幕下格外璀璨夺目,似乎连周围的星星都随之黯淡了几分。
“姜星火这把双刃神兵,朕该怎么用?”
道衍似是没听出朱棣话里的意思,只说道。
“如此神兵利器,上可帮助陛下大刀阔斧地实行新政,极大增强大明国力;中可打击士绅阶层话语权,对抗日益僵化的程朱理学;下可教导后代君王,辅弼大明江山百年不堕。陛下有什么不用的理由呢?”
朱棣只是负手默然不语。
道衍翻动着炉火,说道:“或者说,陛下觉得若无姜星火出山,大明要多久能完成陛下梦寐以求的‘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所需的国力积蓄?征日本、征安南、征漠北、征天竺甚至在西北蠢蠢欲动的帖木儿汗国,大明难道就不需要提防吗?帖木儿便是稍逊草原上那位征服世界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按此时功业来看,恐怕不差太多吧?”
当道衍提到“帖木儿”这个名字时,朱棣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浓重的忌惮之色。
如果说此时的世界上,还有一个人能被自诩天下第一名将的朱棣所忌惮的话,那就只有这个花甲之年的西边邻居了。
如果能有一个上帝视角把朱棣抽离出来。
皇宫,南京,直隶,大明,天下偌大的世界地图上,此时正并立着两个万里大国,大明帝国与帖木儿汗国。
帖木儿汗国,是大明帝国五军都督府无数战争预案里最大的假想敌,也是唯一体量相同的对手。而危险的是,这两个当今世界上的顶级强权,领土已经紧紧地挨在了一起。
之所以在洪武朝、建文朝,帖木儿汗国与大明帝国没有爆发大战,便是因为帖木儿汗国正在忙着向其他方向征服。
帖木儿出身突厥化的蒙古贵族,早年臣属于东察合台汗秃忽鲁帖木儿,后来起兵反抗东察合台贵族,通过扶持傀儡哈比勒沙的方式分治河中,占据西辽旧地。实力强大后杀死迷里忽辛,夺得西察合台汗国政权,自称“大埃米尔”,建立帖木儿帝国,后迁都撒马尔罕,改称“苏丹”。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庆余年[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民国投机者权臣[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无家[精校版]铁血德意志[精校版]叛徒[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秦吏[精校版]银狐[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汉世祖天可汗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开海[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反元[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明风月[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巨浪[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晚唐浮生启明1158[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大明国师始皇家的好圣孙黑道特种兵军火帝国弹痕[精校版]调教太平洋[精校版]交锋[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国策[精校版]海魂[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大唐孽子[精校版]伐清1719[精校版]明王首辅[精校版]朝为田舍郎[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