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皇兄何故造反? 第107节

作者:月麒麟
“吏部尚书入直内阁,于制而言,的确不妥,朕本欲为天官分担压力,却忘了此节,是朕之过,诸卿请起。”
底下大臣见皇帝不曾坚持己见,悄悄放下了心,纷纷道。
“皇上圣明。”
然而朱祁钰话锋一转,又道。
“既然如此,那便将天官的吏部尚书改为虚授,仍加太子太保,授华盖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
这……
底下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不知所措。
这剧本不对吧。
皇上您不是该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吗?
怎么就这么轻飘飘的两句话,就免了一个吏部尚书呢?
当下便有大臣站了出来,道。
“皇上,王公历仕四朝,为朝廷鞠躬尽瘁,主政吏部尽职尽责,毫无错处,皇上无故免去王公天官之职,岂非令老臣寒心?”
朱祁钰瞥了一眼说话的人。
巧了,昨天他翻那帮弹劾曹吉祥的御史履历的时候,也顺便看了些别的人的。
其中就有此人,兵科给事中吴勇,是王直的门生。
脸上浮起和煦的笑容,朱祁钰倒也不生气,道。
“这是何等话,是诸爱卿说,吏部尚书兼任内阁大臣,与祖制不合,朕才免去了其中一职,何来的无故罢免?”
说罢,见底下人还欲开口,朱祁钰又道。
“即便是真的如你所说,朕是免去了王卿的吏部尚书实授,也是调入内阁,另有他用,寒心之说,所为何来?”
吴勇被噎的说不出话来,站在原地未动,又有人随之出班。
要说王直毕竟在朝多年,就算不曾结党,门人弟子同乡也是多得很。
一个吴勇被噎住了,又冒出来了两三个,纷纷进言道。
“皇上,自太祖皇帝废中书,罢宰相,吏部便为六部之首,天官冢宰,可谓人臣之极,王公未有过错,无故罢去天官之职,实为不妥,伏惟皇上虑之。”
这句话说的不算委婉,但是也基本说出了朝臣的心声。
在如今的朝廷上,吏部尚书才是百官之首。
皇帝罢去了他的天官之职,在朝臣看来,就是贬谪。
更有甚者,还有更大胆的,直接道。
“皇上,内阁所设,以备咨询而已,岂可与六部相比?皇上此举,乃明升暗降,非圣君所为也!”
朱祁钰还未开口,一旁的金英便已经站了出来,厉声喝道。
“放肆!”
底下群臣也随之跪下,刚刚那个说话的朝臣也拜倒在地,道。
“臣失言,请皇上恕罪。”
话虽如此说,但是脸上却没有丝毫认错的意思。
朱祁钰望着底下黑压压一片跪倒的朝臣,心中倒是平静的很。
文臣这套先冒犯再请罪又不认错的套路,他在这百年间见得多了。
想了想,朱祁钰开口道。
“内阁之设,虽为以备咨询,但经太宗,仁宗,宣宗数朝,曾有贤者如三杨,稳定朝局,调和内外,实非尔等所言,无关紧要之处也!”
“朝廷各部院寺监,虽有品阶之分,却都为朝廷效力,并无贵贱之分,尔等需谨记之。”
好吧,这话虽然是场面话,但是却不好反驳。
毕竟三杨的确是内阁大臣,虽然他们更多的是因为手持遗诏辅政才有那么大的权势,但是要说是内阁的功劳,也说得过去。
至于后面的各个部门,都是为朝廷效力,也是政治正确,反驳了容易得罪人。
所以一帮大臣只好再次高呼。
“皇上英明。”
尤其是身为内阁大臣的陈循和高谷,更是感觉扬眉吐气。
说到底,他们俩才是内阁的,被人这么明着说内阁不如六部,叫他们脸上很挂不住。
皇帝这番话,算是正式给了内阁一个肯定,自然是高兴的很。
不过高兴之余,两人对视一眼,隐约有预感,皇帝都做到这一步了,恐怕不会只是口头上赞许两句吧?
果不其然,下一刻,御座上的天子继续开口,道。
“内阁由太宗所设,历四朝而至今,于朝廷有大用,而迟迟无固定体制,实不妥也。”
“自今日起,内阁设员六人,凡入阁者,俱加六部尚书衔,内阁大臣俱为辅臣,以华盖殿大学士为首辅,主票拟,群辅辅之,以为定制。”
“原户部侍郎兼翰林学士陈循,晋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原工部侍郎兼翰林学士高谷,晋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
“至于王卿一事……”
朱祁钰看着底下一脸不知所措的群臣,道。
“既然群臣执意不肯,朕不强求,仍命王直为吏部尚书,执掌部务,另加太子太保衔,领双俸。”
“退朝。”
第128章 利弊
于是这次常朝,就这么草草结束。
群臣直到退出了午门,还是感觉脑子有些转不过来。
梳理一下这次常朝发生了什么事。
一,天官大人加了太子太保衔,可以多领一份俸禄,耶!
二,内阁两位老大人升了官,平地升两级,以后还可能多几个同僚,耶!
三,某项姓小白脸连升六级……呸!
说的积极正向一点。
新任天子首次常朝,就异想天开,想要推翻祖制。
最终在一众心怀正义的老大人们拼死力谏之下,从谏如流的放弃了原本不正确的想法,被群臣拉回了正道。
在此过程当中,越级提拔了一位外貌出众,能力同样出众的可靠官员项某。
同时,这次常朝指出了内阁对于国家做出过的重要贡献,认可了内阁对于朝廷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了内阁在朝廷当中的体制地位。
这次常朝当中,再一次实践了君臣议政制度的合理性,增进了朝臣们和新天子的相互了解,进一步坚定了朝臣们希望圣天子垂拱而治的决心。
这次常朝,是一次友好的,和平的,多方共赢的,对于朝廷有重要意义的,成功的常朝……个鬼啊!
但凡是有那么一点政治眼光的官员,都不会看不到,这次常朝绝不简简单单是提拔了几个人那么简单。
看似是皆大欢喜,但是实际上,说是惊心动魄毫不为过。
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内阁!
一直以来,内阁在朝廷当中的地位,都相当于六部偏下,员额不定。
若非今上登基之后,将票拟权下放内阁,恐怕地位还要更逊,比诸寺院而已。
但是天子此举,一下子就将内阁提到了和六部完全等同的位置上。
内阁大臣俱加六部尚书衔,也就是说,至少在级别上,凡是入阁的大臣,都要有能够充任六部尚书的资历。
换句话说,天子此举,是给内阁划了一个坎。
想入内阁,至少要实职侍郎,副都御使级别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
入阁的门槛提升了,内阁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更重要的是,天子虽然有言,内阁俱为辅臣,但是却指定了所谓的华盖殿大学士为首辅。
这个理解起来稍微有点复杂,简单地说,就是辅臣地位一致,并没有上下级之分,但是却又主次之分。
而有了主次之分,自然就会形成团体。
内阁定员六人,也就是六个由实职侍郎迁升的大员。
哪怕只是挂着尚书的虚衔,没有实职,但是他们联合起来,影响力也可堪惊人。
作为首辅的华盖殿大学士,如果真的能够将这股力量整合起来,恐怕目前的七卿格局,就要变成八卿了。
这可是影响整个朝堂格局的大事,老大人们自然是个个都闻风而动。
当天晚上,京师各处的酒肆青楼,生意突然就好了起来……
另一头,乾清宫中。
朱祁钰也在回想着今日的朝会。
事实上,他原本并没有想要在这个时候,将内阁的事情提上日程。
只不过恰逢时机,因缘际会,才顺势而为。
有之后百年的眼力,朱祁钰对于内阁的作用和危害,有着清醒的认知。
太祖皇帝废中书,罢宰相,权归六部,实质上是彻底收回了决策权。
往后百年,虽然文臣很多时候都叫嚣着,某某人赫然真宰相也,但是其实都是夸大其词。
包括今天朝会上,也是一样。
要知道,在明以前,宰相最重要,最核心,最标志性的权力,就是代天子决策。
除了军国大事之外,大多数的事务,只需要宰相商定之后,便可以直接下令执行。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奋斗在盛唐庶子风流[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铁骨[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窃明[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秦吏[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天可汗民国投机者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无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汉世祖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开海[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晚明[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她们为我打天下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军火帝国铁血德意志[精校版]交锋[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大唐孽子[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猎谍[精校版]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奋斗在红楼[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附身吕布[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大宋私生子[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新宋风流[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大明国师枭臣黑道特种兵朝为田舍郎抗日之铁血远征军[精校版]调教太平洋[精校版]大明风月[精校版]刺明[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精校版]海魂[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精校版]大流寇[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