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87节

作者:肥鸟先行
第108章 活字印刷
在张居正一条鞭法之前,大明朝已经开始实行所谓的“折色法”,也就是赋税货币化的办法。
所谓的“色”,其实来源于佛教用语,也就是“物”的意思。
本色,就是征收的实物。
折色,就是实物折算的银子。
这些年武夷山的茶农们,都在不断的向官府请愿,希望能将纳贡本色改为直接纳折色银。
直接从实物赋税改为货币赋税,这其中的好处自然是很多,但是熊家不过是武夷山下一个小小的茶农,总共五百两银子的茶贡,他家竟然要承担八十两。
如果按照这个算法,熊家还不如继续贡茶,他家也不需要出这么多的银子。
“为何如此多?”林清材问道。
熊岳叹息一声说道:“武夷山的茶园,除了御茶园之外,就是蔡家的茶园最大。”
听到蔡家,林清材和陈朝源都沉默了。
苏泽问道:“这蔡家是什么来历。”
陈朝源熟悉本地人物,他说道:“蔡员外曾经做过南直隶户部员外郎,如今已经致仕了。”
听到已经致仕,苏泽知道这就是大明朝影响力巨大的致仕乡绅了。
也难怪熊岳说到蔡员外的名字,其他人都一脸无奈。
要知道虽然只是南直隶户部员外郎,虽然只是从五品的官职,但他的身份也是官。
即使是已经致仕的官员,也是有资格向朝廷上奏章的。
原来这位蔡员外是一位真员外,也难怪熊家不敢招惹的。
蔡员外是读书人,又是致仕官员,自然就是基层的领导者,而且他熟悉官府运行的逻辑,办事情也方便。
这将武夷山贡茶改为折色征收,也是蔡员外一直推动的,要不然熊家这样的乡下土财主,可没办法影响户部的决断。
熊岳说道:“改贡折色银后,我爹和其他茶园主人喊去蔡员外家的茶园开会,最后也不知怎么就定下这样的分配供银方案,我爹还在契书上签了字。”
熊岳愤愤不平的说道:“木已成舟,我问我爹为何要在契书上签字,可是我爹怎么都不肯说。”
“我就气不过,为何我家茶园最小,反而要供八十两银子!”
林清材和陈朝源都沉默了,苏泽也明白了,应该是熊岳的父亲受了那个什么蔡员外的威逼利诱,这才答应了不公平的份额。
可是熊家又能怎么样呢,蔡员外虽然致仕,但是家中子弟也有中秀才的。
熊岳虽然读书,但是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有。
这种事情在大明朝到处都在发生,林清材和陈朝源根本不足为奇。
苏泽抬起头问道:“熊兄,上次你说你家茶园一年产茶多少的?”
熊岳一五一十的说出了数字,苏泽用“账房”技能估算一下,皱眉说道:
“熊兄,除去你家种茶的成本,以伱家的茶园年产出,怕是贡不上这八十两银子啊。”
熊岳低着头说道:“我爹说不行就少雇几个人,大不了自己忙些,只要能按照今年的价格卖出茶去,也能凑出八十两银子。”
苏泽摇头说道:“我看未必。”
苏泽又突然问道:“熊兄,上次你说有人要买你家茶园,就是蔡员外家吗?”
熊岳点头说道:“就是蔡员外,不过我爹没肯卖,蔡员外也没有多说,听说我在家读书,蔡员外还送了一册书给我。我爹说了以后就算不能读书进学,也要学蔡员外这样做个儒商。”
苏泽心中冷笑,看来蔡员外的想法昭然若揭了。
熊家的收入只有种茶这么一项,等到来年要贡银的时候,如果他们家的茶卖不出去会怎么办?
贡不出银子的熊家,这时候要么借高利贷,要么卖茶园交贡,没有第二条路。
这时候有钱有资源,又掌握了武夷山茶资源的蔡员外站出来,熊家的茶园迟早都是蔡家的。
大明朝的百姓苦,熊岳这样的富农地主其实也苦,他们随时都在破产的边缘。
蔡员外这种懂规则又有钱的豪绅,拿捏他们这种普通富农实在是太容易了。
不过苏泽没有多言,贡茶要等到明年了,他和熊岳也不过是同学罢了,说多了熊岳也未必领情。
刚说了一会儿,就到了上课的时间,四人连忙来到了课堂,海瑞已经坐在书桌前了。
不苟言笑的海瑞立刻开始讲课,苏泽认真的看着书本,对照自己在家读书时候的疑问,随着海瑞的讲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堂听讲,科举技能经验+10,lv4,241/400】
【课堂听讲,科举技能经验+10,lv4,251/400】
听了两个时辰的课,苏泽的科举技能又涨了二十点。
讲完了课之后,海瑞对着四人说道:
“拓湖先生征集杂剧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吧?”
四人都老老实实的点头,海瑞又将目光看向苏泽说道,叹息一声说道:
“戏曲之道,终究还是小道。虽然能士林扬名,但是于科举正途无益。你们年轻人好博文名,这点我也是理解的。”
“不过圣人曰‘慎独’,这次拓湖先生排戏,也是我们南平城的文坛雅事,若是你们真的有拿得出的曲子,可以先交给我看看。”
四人惊喜的互相看了一眼,海瑞给苏泽的感觉就像是他高中那个严肃的教导主任,大部分时候都是不近人情的,但是隐藏在他严肃表象之下的,是一颗对学生关爱的心。
苏泽觉得海瑞的举动有些“傲娇”,明明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去参加戏剧征文大赛,但是又怕自己的学生不参加被本县其他读书人排挤,这才想出这个扭捏的办法。
海瑞又拿出一本册子说道:“这是拓湖先生新写的文章,上面有他对曲艺的看法,既然是他征集杂剧,自然要对症下药。”
这下子苏泽更确定海瑞就是个傲娇了,都已经准备到了这个地步,竟然还说不愿意弟子参加征文大赛。
苏泽接过册子,上面的墨迹才刚干,原来这份文章是海瑞上课前誊抄的。
海瑞继续说道:“这是前几日拓湖先生给福州府小报写的文章,将的是他对曲艺的看法。”
“拓湖先生尤其看中声韵学,认为曲艺最大的要点就是声韵工整,宁可语句欠通,也要恪守格律。”
苏泽一下子明白了,这位拓湖先生是吴江派的文人。
所谓吴江派,是以明末曲艺家沈璟为首的曲艺流派。
沈璟过分强调音韵格律,主张宁肯“不工”,也要“协律”。他提倡戏曲语言要“本色”,原本意在反对明初的骈俪颓风。
和沈璟唱对台戏的,就是以汤显祖为首的临江派,临川派重意趣,重文学性。
不过吴江派和临江派都是万历年间才逐渐成熟的,如今还是嘉靖年间,汤显祖和沈璟都还没出生。这位拓湖先生应该是吴江派前期的人物。
不过苏泽倒是对海瑞说的另外一件事感兴趣,他问道:“老师,福州府小报是什么?”
海瑞又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苏泽:“这是福州府文人办的小报,福建的士人会向它投稿文章。”
苏泽接过这个册子,只看到这个册子印刷非常的粗糙,纸张质量非常的差,而且印刷的字也模糊不清,需要认真辨认才能看清楚。
海瑞又说道:“这小报半个月发行一册,这是月中发行的,不过运到南平县也是前几天的事情了。”
苏泽好奇的问道:“咱们延平府没有小报吗?”
海瑞摇头说道:“没有,福州府是省城,才能凑满这么一份小报,咱们延平府哪里有这么多的文章。”
苏泽好奇的翻看,这份小报前半部分是朝廷的政策,应该是从邸报上和衙门两侧公示墙上抄写下来的内容。
大明朝的邸报私人也是可以抄写的,这办报的人背后应该也有些官方的身份,能将邸报的内容印刷在小报上。
后面一部分则是福建当地人的文章,苏泽翻到了拓湖先生的这篇文章,应该是这份小报专门向拓湖先生约稿的。
除了拓湖先生之外,其余的文章都是福建省本地有名的士人写的,体裁上倒是多种多样,从散文到诗歌都有,甚至苏泽还看到了一份仿照唐代传奇所写的。
“老师,这是雕版印的?”
海瑞点头说道:“自然是雕版印的,难不成还要手抄不成?”
果然如此,在嘉靖年间,雕版印刷依然是主流的印刷方式。
虽然宋代就发明了活字印刷,但活字印刷的成熟要到明末,也就是崇祯年间了。
如今大部分的书籍都是雕版印刷的,也难怪这份小报半个月才能出版一份,因为雕版实在是太花时间了。
苏泽又问道:“老师,这份小报多少钱?”
海瑞摸着胡子说道:“在福州府一份要一两银子,在我们延平府一份要一两五钱银子。”
这么贵!
苏泽倒吸一口气,果然大明朝还是文化产品好赚钱啊!
“那小报上的文章,可要给润笔费?”
海瑞疑惑的看着苏泽说道:“润笔费?能把自己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让全省的士人看到,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哪里还需要润笔费。”
苏泽这下明白了,这小报是纯白嫖。
苏泽用【估价】技能简单算了算,倒是不认为这份小报能赚多少钱。
原因也是很简单,雕版印刷的成本太高了。
雕版印刷需要雕刻版面再印刷,这样一份小报至少需要十几个熟练的雕版师傅,这些师傅的工钱一个月就要二十两银子。
除了雕版师傅之外,还要请文人校对,木板也要花钱,油墨纸张也要花钱,从邸报上抄写消息也要花钱,这些林林总总算下来,定价一两银子实际上赚不到多少钱。
对啊,活字印刷术!
苏泽突然想到了这门技术,自己是不是可以在延平府办一份小报?
如果用活字印刷的办法来办小报,就可以降低雕版印刷的成本,那自然可以赚钱了。
更重要的是,苏泽也需要一个舆论和宣传的阵地,掌握意识形态对于造反工作可是非常必要的!
自己怎么把这个给忘记了,要不是看了海瑞的小报,苏泽都忘记了印刷术这个神技了!
这可是文明6中最重要的科技之一啊!
苏泽进一步想到,自己lv3的文学,其中也不乏一些能够刊登在小报上的文章,前几期可以先用古人的散文诗歌撑起来,等到名气起来之后,就可以和福州城这份小报一样,向本府的士人约稿了。
苏泽也可以在小报上宣传自己的私货!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窃明[精校版]初唐峥嵘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明国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锦衣夜行[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