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88节

作者:肥鸟先行
苏泽越是想越是觉得可行,他又想到了自己的“讲学”技能,如果在报纸上刊登自己的想法,这样算不算是讲学呢?能不能增加讲学的经验呢?
这么一想,苏泽办报纸的心思更加强烈了!
先去找个地方开了“印刷”技能,然后就可以回去制作活字了!
苏泽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参加过历史系的新闻社,当时新闻社为了整活儿,曾经按照古法,从制作活字开始复原活字印刷术,苏泽还记得一些活字制作过程。
制作活字需要的是铅、锡和锑,这其中铅和锡应该很容易买到,就是这个锑要费点力气。
锑在古代叫做连锡,这种矿物因为经常和锡矿伴生,一开始被误认为锡,会掺在金属制品和钱币中。
制造铅弹也需要铅,下了课之后,苏泽爆发出惊人的行动力,首先找了南平城内的一家印刷铺子,果然学习到了“印刷”技能。
【发现地点印刷坊,可以学习技能“印刷”,是否学习?】
lv1的印刷技能虽然只有印刷术的基本知识,但是也帮着苏泽回忆起来大学社团制作活字的经历,他对于制作活字印刷机更有信心了。
苏泽一连跑了几家铺子,终于凑齐了这几种材料。
铅是在惠民药局买到的,这位黄提举曾经迷恋过外丹术,购买过一批铅用来炼丹,苏泽过来打听哪里可以买铅,黄提举半卖半送,将二十斤铅低价都给了苏泽。
锡和连锡也没有费太大的周折,苏泽在一家锡器店中找齐了这两种材料。
明代人喜欢用锡器盛酒,还认为锡有净化水的功效,惠民药局边上就有一家锡器店,苏泽很容易就买到十斤锡和一斤连锡。
陈朝源三人疑惑的看着苏泽抱着一堆金属回来,也不知道他是受了什么刺激。
苏泽紧接着对三人说道:“三位兄台,有件事要请你们帮忙。”
三人疑惑的看着苏泽,老实的陈朝源立刻说道:“苏兄有请,无不从也。”
苏泽笑着说道:“这事情不难,请三位兄台帮我‘拆字’就行了。”
第109章 活字印刷的优势,人市
拆字是从开蒙练习书法的基本功,如今苏泽在卫学给林良珺开蒙,就在讲拆字的方法。
拆字,就是将字拆开,要制作活字,首先要统计各种偏旁。
字的左边的称之为偏,右边的称之为旁,统计一本书中偏旁出现的频率,就是为了制作活字时候做数学统计,制作相应比例数量的活字。
历史课本上活字印刷术宋代就已经出现了,但其实一直到了明代,依然没有大规模的使用。
原因也很简单,一开始的活字是用泥活字,也就是用泥烧制的活字,这种活字的缺点很明显,就是容易坏,而且泥活字烧制的时间成本太高了,一炉下去能烧出几十个能用的活字就不错了。
苏泽用的这种铅活字,是到了明末崇祯年间才开始在江南推广使用的,但是铅活字也有问题,那就是铅活字容易在印刷时候磨损变形,用上一段时间就会模糊不清。
最接近现代人想象的活字印刷术,活字都是用铜来做的。
不过铜可是铸钱的材料,可以知道用铜制作活字有多么费钱了,所以到了清代中后期一些质量比较好的活字印刷书籍,基本上都是官方的铜活字印刷的。
不过苏泽不在乎!
铅活字的字迹再不清楚,也要比海瑞那份小报上的雕版印刷清楚吧!
真正的好的雕版印刷自然是字迹清晰的,官方雕版的书籍可以说是字迹清晰装帧精美。
可是小报的雕版质量能有多好?半个月就要出版一次的东西,浅浅的刻上一点就好了,海瑞那份小报字迹模糊,错别字也很多,但是读者也不在乎啊!
这东西又不是珍藏的书籍,能看清楚差不多得了!
用铅活字印刷的小报,竞争对手就是这种小报,而使用铅活字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制作速度快啊!
其实雕版印刷的质量并不比活字印刷差,雕版印刷还可以印刷图案,排版也更灵活,一些手艺好的雕版师傅排的版,和后世报纸一样图文并茂。
活字印刷术的好处根本就不是印刷质量上!而是速度!
一份四张版面的小报,需要四个雕版师傅一起做上几天,一旦出现失误还要重做,雕版完成之后发现有错别字也不能随便更改。
但是一个熟练的印刷工,排一个版面的活字也只要一个时辰,而且活字排版之后随时可以更改。
这就大大减少了印刷排版的时间,一个月两期的福州府小报,苏泽一周就能出一份!
减少了雕版的师傅,也不需要每一版面都需要一份雕版,那么印刷成本就剩下油墨和纸张了。
纸张也不需要太好的纸张,福州府小报的纸张也是最低等的泛黄陈纸,这东西价格低廉,城里书店就能买到。
墨就是比较麻烦的地方了,印刷用的油墨和写字用的墨不同,需要掺杂亚麻仁油、松树脂得到的松节油精,与炭黑搅匀后,制作成不会晕染开可以快干的油墨。
亚麻仁油倒是不好搞,但是苏泽又有了另外的想法。
油墨需要快干不容易晕染,那桐油也许能用?
长宁卫是海卫,朝廷每年也会向长宁卫运送桐油,而且苏泽穿越坠崖的那片后山上,也种植了大量的油桐树。
桐树在东南地区本来就是广泛种植的东西,苏泽刚穿越的时候,就见过漫山的桐花开放盛景。
而林良珺这些小孩子,也会在桐树结果的时候去山上捡桐树果实去榨油。
如果桐油能用,松脂又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应该就能将印刷用的油墨捣鼓出来。
四人忙了一夜,将从海瑞那边借的小报上的字全部都拆了出来,苏泽统计了各个偏旁出现的频率,做出了一个常用的字表出来。
之所以要拆这个小报而不拆四书五经,是因为苏泽印刷这个小报,是为了在民间传播,如今文人都提倡文学要贴近生活,遣词用句也都是通俗易懂的。
苏泽自然不可能拆四书五经这样高大上的经学文书,要拆的自然还是口语化的小报了。
等到第二天上课答疑的时候,海瑞看着顶着黑眼圈的四人,还以为他们熬夜干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一边打着哈欠,众人还是将自己积累的问题向海瑞提问,海瑞也都一一做了回答。
接下来海瑞就出了一道四书义的题目,让四人模拟县试作答。
四人作答的时候,海瑞就在后边看着,对他们的答案也都做了评分。
对于这四个学生,海瑞最看重的自然是苏泽不说,陈朝源读书最久,基本功扎实,但是他的八股文过于狭隘,对经义理解也不深刻,如果是比较常见的题目还好,一旦考试题目比较刁钻,陈朝源可能就考不上了。
熊岳思维跳脱,除了四书五经也看过其他的书,但是总把握不住边界,所写的八股文过于追求奇,一旦遇到传统的阅卷官肯定也要被黜落。
林清材算是三人中最扎实的,破题中规中矩,八股格式也掌握的很扎实。
毕竟候官林氏也是大家族,林清材虽然是旁支,但也是有些家学底子的。
再看苏泽的文章,海瑞对这个学生是一点都看不透了。
都说是字如其人,其实文更是如其人。
比如海瑞的文章就冷峻干练,不喜欢使用华丽的辞藻,上来就直接讨论问题。
延平书院的陈山长文风华丽,喜欢卖弄典故,属于和当今文宗杨慎一样的锦绣华文。
而那位陈山长请来的拓湖先生则文字平实,简单的文字又富有韵律感,一看就是曲艺名家。
但是苏泽的文章不同。
苏泽性格沉稳,寒门出身,但是文章中一点市井小民之气都没有,文风可以说是大气磅礴。
这一点海瑞还能解释,他已经认定苏泽的父亲是海内大儒,苏泽应该是家学渊源了。
但是在后股对仗的部分,苏泽的文章又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无论是声韵还是用典,都是四平八稳,完完全全的科举应试文章。
海瑞就想不通了,和苏泽谈论学术的时候,他是各种奇闻怪论不断,常常语出惊人。
海瑞最担心的就是苏泽在科举应试的时候写这些论点,但是看了苏泽的八股,海瑞又放下心来。
苏泽的文章太稳了!
他的八股文稳的和范文一样,特别是文章的主旨思想完全符合科举要求,任何阅卷官都挑不出问题来!
如果说缺点的话,苏泽这个字迹还是差了一些。
看到苏泽四书义的卷子,海瑞认为这部分去参加乡试,苏泽已经没有问题了。
海瑞感慨了一下,若是苏泽早点治五经,说不定明年县试就能考中了。
等到众人作答完毕,海瑞将四人的卷子一一点评了一番,然后又拿出苏泽的考卷,作为范文讲解给其他三人听。
【课堂答疑,科举技能经验+10,lv4,261/400】
【模拟县试,科举技能经验+20,lv4,281/400】
又涨了30点的科举技能点,果然有人辅导,科举技能就是涨的快啊!
等到海瑞讲完课,匆匆的去处理县学的事情去了,苏泽向陈朝源问道:
“陈兄,若我想要请个会雕版的匠人,要怎么找?”
陈朝源疑惑的看着苏泽,难道苏泽要印书?
延平府靠近大明出版中心建阳,自然有不少会雕版的匠人。
县城内就有两家自己雕版印书的书坊。
陈朝源委婉的说道:“苏兄,咱们延平府的书价不贵,竞争也激烈,你们长宁卫做这个生意可赚不到什么钱。”
苏泽笑着说道:“陈兄,我可不是要印书,只是想找个会雕版的匠人。”
无论是在活字上刻偏旁,还是排版印刷,这些苏泽都不会,还不如请一个匠人来做靠谱。
苏泽也不担心技术的泄露,活字印刷技术早就已经出现了,技术原理不值一提,重要的是铸造活字的铅模配方比例和印刷油墨的配方。
而且没有足够的内容,也撑不起一份小报,苏泽可不担心印刷匠人和他竞争。
陈朝源知道苏泽很有主见,于是说道:“其实去年建阳遭过灾,城外还有不少逃难的灾民,下午我陪你去城外牙市看看,挑一个会印书的匠人买下就是了。”
苏泽好奇的问道:“城外还有牙市?”
陈朝源点头说道:“当然有,不过只有些粗使的丫鬟和男奴,好点的根本不会在牙市上卖。”
人牙子,唐宋时期专门贩卖奴仆的人贩子,在唐宋贩卖奴仆的地方就叫做牙市。
奴隶贸易到了元代更是兴盛,蒙古人什么人都贩卖,据说在当时的大都城外,有一个上万人的奴隶交易市场,市场上连黑人奴隶都能买到。
大明朝建立之初,就严格禁止奴隶贸易,禁止除皇室之外的任何人蓄奴。
在国初的时候,这条命令还是得到了一定执行的,但是到了当今,已经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办法,绕过这条禁令。
江南一些豪绅地主,家中蓄养奴仆多达千人。
陈朝源又说道:“这些都是有户籍的流民,我回家取一份红契,到时候苏兄签了契约递交到衙门就行了。”
苏泽这才想起来陈朝源还是兼职讼师,果然有他帮忙就好办事,苏泽连忙向陈朝源道谢。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覆汉[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砺刃[精校版]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明嫡长子锦衣夜行[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