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天汉之国 第78节

作者:安化军
“没有犯事?”母亲围着张驰转了一圈。“你不要骗我!”
张驰道:“当然没有犯事!邓城县里三十九人,我们一起回来的。过几天,他们还要到我们家里面来做客呢!那个时候你就知道。妈妈,我回来省亲,一会请乡亲们来饮酒!”
妈妈还是不信,口中喃喃道:“从来听说过官人才放假省亲,你一个当兵的,还会放假?”
张驰没有办法,只好把手中的酒肉,进屋放下。出来道:“若是不信,我一会把本乡的里正也请过来,看看他怎么说!现在当兵,再不跟从前一样,你总是不信!”
谁敢信呢?从古到今,还没有听说当兵还放假。军队总是怕兵逃跑,处处提防,怎么可能让你放假回家?回到了家里,从此不回去了怎么办?军队的人岂不是越来越少?
张驰没有办法,只好到一边去逗自己的弟弟。
母亲却道:“五郎,去田里叫你阿爹!就说二郎回来了,让他速速回家!”
五弟答应着,飞快地跑出门去。
母亲又对张驰道:“你刚才进村的时候,有没有遇到村里人?”
张驰道:“刚刚进村,就看见了隔壁的林阿爹。我与他一起回的家。”
“唉——”母亲摇了摇头,不由叹气。一个人站在那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张驰被搞得手足无措,站在那里,不知干什么好。
没有多久,父亲带着三弟和五弟回来。看见张驰站在院子里,把锄头放下,急急关上院门。
张驰走上前,迎着父亲。道:“阿爹,军中放了一个月假,我回来省亲。哪里知道妈妈怎么也不相信,让我在这里左右为难。”
父亲一把握住张驰的手。道:“真是军中放假?不是你跑回来的?二郎,这不是玩笑事,你一定要说实话!你在军中,免了我们的力役,今年我出去做事,赚了几贯钱。若你真的是犯了事逃了回来,今夜我便送你走!虽然现在抓得严,只要逃到旁边房州,便就没事了!”
张驰哭笑不得:“阿爹,真的是军中放假!我在军中好好的!因为从不犯事,做得还好,第一次放假就有我。军中管吃管住,这半年来发的钱我都存着,想带回来给你们呢!”
父亲看着张驰的眼睛,好一会,才道:“真地没有说假话?”
“当然没有!邓城县里又不是我一个人入军,你们只管问一问就好了!”
见张驰态度真诚,阿爹点了点头:“好吧,我就当你说的是真的!隔村也有当兵的,一会我就过去问一问。若真是放假,当然没有话说。”
张驰道:“隔壁村的钱飞这次没有假,要等下次。十里外的大柳树村的杨标这次有假,是与我一起回来的。你们若是不信,到哪里问一问就知道了。”
“当兵竟然还会放假?”父亲低声嘟囔,过去与母亲商议。
三弟十几岁,只比张驰矮半个头。见父亲走开,到了张驰的身边。道:“二哥,长这么大,从来没听说军中还会放假的。你又不当官,军中怎么会放?从来只听说,当兵出了门后,活着就难见到了。”
张驰道:“怎么,连你也不信我?王观察带军,与他人都不一样。我们在军中吃的好,穿的好,日子可比在家中时候强得多了!告诉你,这半年,我还学会《千字文》大半了呢!”
三弟不信:“军中还教识字?从来没有听说过!”
张驰道:“你没有听说过的事情还多呢!王观察带军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军中的日子,过的不知道有多好。一天吃三顿,早餐还必须有一个煮鸡蛋呢!”
三弟听了连连摇头:“一天一个鸡蛋,那要多少只鸡?军中成千上百的人,下得出那么多蛋?”
张驰笑道:“成千上百?你太小瞧了王观察。现在我们军中,有一万六千多人!多少只鸡?也不过就是两三万只。你以为很多?告诉你,新野周围,有专门养鸡的地方,怕不是十万只也好。”
三弟哪里肯信?自己家也养了十几只鸡,一天三四个鸡蛋。一年之中,再多产的鸡也有大半年的时间不下蛋。家里面的鸡蛋,要么给孩子吃,要么就要留到农忙的时候吃。
父母在一边商量了好一会,才半信半疑地听了张驰的话。查看他带回来的东西,商量着请村里乡村饮酒。因为张驰当兵,免了家里力役,一年也能赚些钱。
也难怪张驰的父母不信。自古以来,当兵都是到千里之外,怎么可能放假?一到战乱时候,有几个人能够活着回到家乡?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才是历史上发生的。王宵猎的军队,与历史上的军队,完全不同。
第175章 加钱
父亲杀了一只鸡,在那里收拾。母亲到院里菜园摘了菜,舀了水清洗。两人还是不相信张驰是放假回来,依然忧心忡忡。当时儿子出去的时候,哪里敢想半年就能回家?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张驰带着三弟五弟,在那里讲着军中的故事。少年不像大人想那么多事,两人听得津津有味。
突然院门打开,姐夫花承业进来。一眼看见坐在那里的张驰,大声道:“果然是二弟回来!适才我听村里面经商的时宝说,新野军营里面放假了,许多军人省亲。他从唐州经商回来,与放假的军人一起坐船。我想着二弟出去当兵也有半年,说不定也回来省亲。特意过来看看。”
听了这话,父亲猛地站起身来。道:“军中真地放假了?”
“那还有假!许多军人回乡,又不是只有我们家!”花承业一边说着,一边关了院门。
“原来真地是放假了!”父亲站在那里,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心里面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正在洗菜的母亲差点流下泪来。任张驰说得天花乱坠,其实父母也不信。多少年来,哪里听过这种事情?更不要说,现在正是战乱的年头。怎么可能会给军人放假呢?刚才说是信了,其实两人杀鸡择菜都是眼中含泪。不知道吃了这一顿饭,何年何月再相信。
抹了抹眼泪,母亲道:“三郎、五郎,你们到村里各家去一趟。就说二郎军中放假省亲,请他们晚上到我们家里来饮酒!对了,你们早一点回来,到村旁陂塘里去捉两尾鱼!”
两人答应,嘻嘻哈哈出了门,飞一般地各家跑。全村不过五六家,没多时,两人就跑回来。到院子里取了渔网。三郎对张驰道:“二哥,我们一起去抓鱼啊!”
张驰答应。与两个弟弟一起,到了村外陂塘。
到了傍晚的时候,全村的人都到了张驰家的院子。今夜有张驰带的酒肉,父亲杀了一只鸡,又有兄弟三人抓回来的鱼,大家尽情吃喝。
张驰说着这半年来在新野的见闻,乡亲们啧啧称奇。以前的军人,从来以凶恶为能事,却没想到王宵猎军是讲纪律严明的。参了军,就任军官指使,不敢有句怨言。不想王宵猎军中,除了兵员要遵守的纪律,还有军官要遵守的纪律。军中不许打骂,只可惩罚。
不能写骂,惩罚必然不会太轻。张驰讲着有的被罚跑步,有的被罚站桩,有的被罚练枪,诸般的故事。里面有笑声,有眼泪,有太多太多的回忆。
所有人都感觉出来,这是一支崭新的不一样的军队。他们纪律严明,训练刻苦,官兵和谐,与百姓秋毫无犯。人们所幻想的军队的样子,甚至都不能与这支军队相比。
这样的军队,到底能不能打仗呢?有人偶尔闪过这个念头。不过一闪而过,不去细想。
襄阳府后衙,王宵猎站在桂花树旁,看着落日的余晖。阳光洒下来,给草木描上了金边。几只鸟儿忙忙碌碌,飞过来飞去,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过了许久,王宵猎道:“我们卖粮食,只想公平做买卖。合作得好了,以后大把机会。当时鄂州粮商到这里,我对他们说过,不能太贪。没想到杨审到了鄂州,这些人一定要压价!真真是可恶至极!”
陈与义道:“三百万石粮食,每斗压下十文钱,就是三十万贯。钱帛动人心啊!这些商人习惯了低价买进来,高价卖出去。不压一压价钱,他们如何会安心?”
王宵猎道:“想多赚钱,就要把商路走宽。这些鄂州粮食,可是把路走窄了!杨审说,跟他谈的江州粮商已经到了襄阳,正在客栈等他。此次鄂州粮商与杨审一起来,我们给他们和江州粮商接风洗尘!想压十文钱?哼,我们就再涨十文!”
陈与义点头称是。
其实有了两伙粮商前来,让他们充分竞争,未必不能把价钱定得更高一点。不过王宵猎到底不是商人,不但想着多卖钱,还要想着以后。最好是有固定合作的商人,碰到有风险的时候,一起承担。平时少赚一些钱,并没有什么,关键时刻靠得住就行。
暮光里,一群红蜻蜓在飞。府衙里的两只猫趴在地上,看着红蜻蜓,脑袋不住摇来摇去。
吏人进来,报说杨审带着粮商到了。
王宵猎道:“让他们花厅,我马上过去。还有,上酒菜,不要怠慢了客人。”
说完,与陈与义一起,到了花厅。
里面一共六个人,与审与五个粮商站在那里。见到王宵猎进来,一起起身行礼。
看着杨审,王宵猎道:“这些日子着实辛苦你了。”
杨审忙道不敢。指着身边的人道:“这两位是江州的粮商。这一位是马青,那一位是顾源。那边两位是鄂州的粮商。贝兴身体不适,此次没有前来,由这位魏序代替前来。”
王宵猎看魏序,三十多岁年纪,穿着一身长袍,看起来很是精明干练。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众人落座,上了茶来。王宵猎饮了一口茶,没有说话。
见王宵猎不说话,一众人不由提心吊胆。特别是鄂州的粮商,更是特别紧张。本来以为此次吃定了杨审,没想到半路杀出江州的粮商来,把粮价抬了上去。六十文一斗也能赚大钱,鄂州的粮商们不肯放弃这次赚钱的机会。没有办法,只能说贝兴染病,换了个人来,希望王宵猎不要过于介意。
把茶碗放下。王宵猎才道:“我是个带兵的人,本不想在其他事上多费心思。上次鄂州粮商来,说定了的,五十文足一斗。怎么派人到了鄂州,你们又非要说五十文太低了?”
听王宵猎的语气不善,余治富和康时起都低下头,不敢说话。
魏序起身,向王宵猎拱手:“太尉说的是,此事是我们做差了。现在天下大乱,从襄阳到鄂州的运费砍实比以前贵得多。商人们怕赔了本钱,才想压一压价钱——”
王宵猎上下打量一番魏序,才冷声道:“一起来的,本就有船商。难道那个时候,你们就不知道运费涨了?要涨价钱,明明白白跟我说!派杨审前去,本就不是跟你们谈价钱的!”
魏序急忙拱手:“是小的事情做错了。太尉不管怎么说都是对的。”
王宵猎没有想到魏序是这样态度,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承认做错,什么都承担下来,自己还能怎么样?他不狡辨,事情反而不能说清楚,到底错在哪里。
点了点头,王宵猎没有再说下去。他心里明白,为什么鄂州粮商会再来。显然他们清楚,如果有两家粮商,对于王宵猎来说,肯定比一家要好。事情前面做坏了,捞些边角料也是好的。
吐了口气,王宵猎才道:“此事不能置之不问。江州的粮商自己报的价钱,襄阳码头算,一斗六十文足。我不是生意人,不跟你们还价,只希望你们踏踏实实做生意。”
马清急忙起身拱手:“太尉但请宽心,此事我们绝对不敢怠慢!”
王宵猎点头,让马青坐下。又道:“距离襄阳,鄂州比江州要近得多,便每斗多加五文,一斗六十五文足。魏序,你们觉得如何?”
魏序站起身,向王宵猎拱手:“一切但凭太尉吩咐!”
王宵猎没有多说。道:“襄阳最缺现钱,此次交易不要布帛。你们来买粮,我只要三样。一个就是现钱,再就是金,还有银。其余的一概不要!”
马青听了急忙站起来:“太尉,这——一时之间,哪里有那么多现钱?”
王宵猎道:“江州有金银铺,你们去换就是。反正是你们的船,来襄阳的时候,也不怕货重。”
迟疑了一下,马青才点头答应,重又坐下。显然鄂州粮商的遭遇,让他们不敢再多说。
第176章 卖粮
大树底下,张驰吃着甜瓜,给周围的少年讲着外面的世界。除了自己,这些人最远连县城都没有去过,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就连趴在后面的两只黄狗,也静静地在那里听着故事。
林阿爹从村外回来,看见张驰。问道:“二郎,你阿爹呢?”
张驰道:“在家里呢。今天实在太热了,没有去田里。”
林阿爹道:“你速与我回家!官府建了一个什么供销社,正在大柳树码头那里收粮呢!他们的价钱是一斗三十文足钱,可比粮商的价钱高得多!快去卖了,免得以后亏了钱。”
张驰站起身,与林阿爹一起回家。
这些粮商收麦子,价钱是一天比一天低了。以前一斗十五文,这几天降到了十文。不是非常急需钱的家庭都不卖了,宁可再等等。麦子放得住,一时也不会坏。
到了家里,父亲正在菜园里浇菜。张驰上前,道:“阿爹,适才隔壁林阿爹说,官府的什么供销社在大柳树村码头收麦,一斗三十文足钱呢!问我们要不要卖。”
父亲放下水桶,在身上擦了擦手,急道:“走,我们去看一看!一斗三十文当然是好,前几日粮商把价钱压到了十文,哪个卖给他们!”
张驰愣了一下。道:“既然价钱好,我们挑着粮去卖就好了,何必去看?”
父亲道:“不看怎么能行?跟官府做生意,许多门道。说了这样价钱,但给不给钱?给钱会不会折成其他货物?他们收粮的斗,是大是小?孩子,不能只听价钱的。”
张驰点了点头。看来自己还是年轻,这世间的险恶许多都没有意识到。
跟母亲说一声,父子二人出了家门,向大柳树村走去。一路上都是小路,前几日又下了雨,有些泥泞。好在父子二人穿的是草鞋,不然一路上费鞋子,就惹人心疼了。
正是中午时分,父子两人走得又累又渴。到了半路,父亲道:“早知道带些水出来,这一路上可是渴死个人!我们走得快一些,到了大柳树村讨口水喝。”
张驰道:“十里铺村有个与我一起当兵的,到了那里,去他家喝就好。”
父亲点了点头,看看前面。路上连个树阴都没有,只能叹气。走到路边扶着树,把脚上的草鞋脱下来,拿根树枝清理了泥,穿上继续赶路。
到了大柳树村,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河边的大树下,三三两两都是乡民,或站或蹲。码头上有两艘船,在岸上搭了个大棚子。
张驰道:“阿爹,这一路上走得辛苦,我们去讨口水喝。”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庆余年[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窃明[精校版]民国投机者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第五部队[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无家[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秦吏[精校版]银狐[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汉世祖天可汗驻马太行侧[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开海[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三国之袁氏败家子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叛徒[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晚唐浮生启明1158[精校版]这个北宋有点怪大明国师始皇家的好圣孙军火帝国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铁血德意志[精校版]交锋[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国策[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大唐孽子[精校版]伐清1719[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猎谍[精校版]策行三国(三国小霸王)[精校版]北宋大丈夫[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唐朝小闲人[精校版]钢铁皇朝[精校版]奋斗在红楼[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附身吕布[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重生之宋武大帝[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