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镇抚大秦 第41节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人都是有私念的。”
“缺少了公平公正,那还是法吗?”
“法的威严即失,法的最大受益者,皇帝也会威严不复。”
“再往后。”
“只是周天子失官的重演罢了。”
闻言。
胡亥脸色大变。
他前面还以为嵇恒是危言耸听,但听到嵇恒的推衍,也不禁惊出一身汗。
他想到了自己的大兄长。
大秦以法立国,父皇那么教诲,大兄依旧亲近儒生,若是大兄上位,儒家岂能不得势?儒家一旦得势,大秦的法恐就成了乱法。
一念至此。
胡亥眼中闪过一抹幽怨。
他越发感觉父皇选择大兄或是一个错误。
嵇恒将剩下粳米吃完,擦了擦嘴,懒散的躺在地上,拍着小肚子,继续道:“你其实也没有说错,始皇的确有所意识,所以这几年一直在有所针对。”
“焚书,坑杀方士、儒生等等。”
“大秦想用儒家思想,但只想用大秦自己的儒家,非是儒生的儒家。”
“但做不到的。”
“荀子乃儒家最后一位大师。”
“更是曾为广负盛名的稷下学宫祭酒,但荀子这祭酒之位,可一直都没坐稳过,来来回回当了三次,最终还是被学宫内的儒生赶走了。”
“荀子乃儒家之大师,尚且不为主流待见。”
“何况秦政?”
“战国后期,奉行孔孟的儒生,早已走上了邪路,视一切不同于孔孟学说的儒学为异端,甚至自甘将此等大师逐之。”
“而且这些儒生哪懂什么孔孟?”
“只是假借孔孟学说,为自己的私利张目罢了。”
“全然背离了孔孟之学的初衷。”
“他们在各地广开私学,将自己理解的孔孟之学传之四方,容不得任何人置辩,也容不得任何人质疑,更容不得任何人创新,因为一旦孔孟之学有了新的发展,势必会暴露出他们传授的学问的漏洞。”
“儒生重名好利。”
“他们岂敢认荀子为儒家大家?”
“而且孔孟之后,坚定奉行儒家学说的子弟都走上了邪路,因为他们学问没那么高深,也不肯潜心学习,也拉不下脸去求问,又想早点谋利,因而大多选择一边信奉孔孟之道,一边专研附和各种阴阳学说,为的就是能自圆其说。”
“所以始皇在抓方士时,顺带抓了不少儒生。”
“因为两者本为一体。”
“这也是为何儒生被捕的数量并不高,但博士学宫的儒家博士、学士却如临大敌,甚至舍弃高爵厚禄也要逃亡的原因。”
“当然始皇杀方士儒生,除了是威慑儒生,将儒生驱离朝堂,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收回‘天命’的解释权。”
“大秦立国以来,召集了不少方士儒生,研究礼乐。”
“最终弄出了一套五德始终说。”
“大秦的五德始终说,内容你应该比我清楚。”
“始皇之所以弄这一套,其实就一个目的,就是想告诉世人,天下归秦不仅是众望所归,更是天命。”
“在我看来,其实就为证明‘政权合法性’。”
“正统性!!!”
“不过这套学说出自儒生方士之说,我之前说过,儒生的理论一直都是似是而非的,并没有最终定论,只是让人感觉似有几分道理,但这套理论是这批儒生跟方士弄出来的,最终解释权实则也在这些人手中。”
“因而……”
“这些人必须死!”
“五德始终说的解释权必须在朝廷手中。”
“这次坑杀方士、儒生,之所以这么大规模,其实有两个目的,一来是借机清除当年参与‘五德始终说’的方士儒生,二来趁机将儒家赶出朝堂,进一步打压儒家的影响力,进而实现后续的君儒臣法。”
“所以原本只需杀几十个方士儒生,但两个目的叠加起来,又为了避免为人察觉,加之想引起儒家恐慌,最终扩大化下,坑杀数量增加到了四百多人。”
“世间的很多事,其实无关对错。”
“只在利害权衡。”
四下皆静。
胡亥整个人愣住了。
他完全没有想过,坑杀儒生方士,会有这么多门道。
但他细想了一下,好像被坑杀的方士中,的确有参与过当年的礼乐定制的人,只不过在四百多人中,那几十名参与的方士儒生,实在有些不起眼。
而且此事已过去了九年。
若非嵇恒提起,他甚至已想不起。
扶苏心神微颤。
他现在完全能理解父皇杀方士儒生的想法了。
唯器与名,不可假人。
事关大秦‘天命’,也事关大秦日后‘仁政’,岂能将解释权交在儒生手中?儒生本就擅长鼓噪生事,在民间影响力又大,若是有朝一日,说出秦失天命,那造成的动荡难以想象。
扶苏一脸后怕。
他过去从来没有想过,儒家在天下的影响力。
但经嵇恒讲说,他已醒悟过来。
儒家跟其他学说不一样,讲的是有教无类,甚至于只要给几块肉脯,就可以给你上课,经过数百年的传播,儒家的影响力,早已遍及天下。
当初跟儒家争锋的墨家、道家,因为收学子的门槛很高,很早就青黄不接。
加之墨家分裂,黄老之学久无大师,颓势明显,若真如嵇恒所说,日后法儒渐渐合流,那天下早晚有一日会成儒家模样。
想到这。
扶苏脸色陡然变得惨白。
第046章 天下谁最先反呢?
嵇恒伸了个懒腰,摇了摇酒壶,将里面的酒一口饮尽,感叹道:“世间有些事情,不以人为转移。”
“始皇做了很多努力,但最终难阻命运。”
“再则。”
“外界都骂始皇穷奢极欲,但很多人却没有想过,始皇为什么要这么做,始皇不知这样做劳民伤财吗?”
“大抵是知道的。”
“但有时候,就算为天下叱骂,也必须要这么做。”
“秦中八百里,楼台殿阁连天而去。”
“大秦立国九年,滥造宫室无数,六国宫女集于一身,丽靡烂漫,骄奢淫逸,钟鼓之乐,流漫无穷。”
嵇恒微微一笑,道:“始皇的这些举措,的确为天下诟病。”
“但真的无意义吗?”
“非也!”
“自古以来,天下都讲‘君权天授’,要干点什么大事,都要自称秉持上天的旨意。”
“夏启讨伐有扈氏,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夏桀自信‘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也’,商汤伐夏也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也说‘天其永命于兹新邑’。”
“春秋战国数百年,‘弑君’行为发生了不知多少起,可权臣极少有敢杀了国君取而代之的。”
“无一不是拥立王族的另一继承人。”
“而这都是因两字。”
“天命!”
“始皇的这些举措,就是为了使自己,在人们心中获得敬畏。”
“所以始皇先是通过一系列称呼确立皇权的独一无二,又通过规定‘水德’等举动使皇权跟神权挂钩,还有试图去打捞九鼎,这些举动全都是为了使自己的政权获得更大合法性。”
“为天下人认可。”
“各地修建的宫殿,非是为了个人享乐,而是关乎整个政权颜面。”
“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
“连威望如此高的始皇,尚且需要做这些,来稳固在天下臣民心中的威望,又何况后世的君主?”
“只是……”嵇恒嘴角掠起一抹弧度,淡淡道:“这一套真是行的法家吗?”
轰!
听到嵇恒的话,胡亥面如雷亟。
他一脸惊恐的望着嵇恒,整个人被震的说不出话来。
嵇恒面色如常,轻笑道:“是法家,但又不完全是,始皇是一个很伟大的人,只是他依旧没有摆脱儒家的影响,始皇力行的法,其实是儒法,非是商鞅的法。”
“始皇既想要秦法维持统治,又想用儒家思想来愚民。”
“因而试图构建一套君儒臣法。”
“但大秦是以法立国,当这个念头出现的时候,大秦的体制就已崩溃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娱乐春秋[精校版]衣冠不南渡庆余年[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窃明[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反元[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第五部队[精校版]铁血德意志[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天可汗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篡清[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天下[精校版]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明风月[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我的第三帝国[精校版]海魂[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战国万人敌[精校版]北颂[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大明铁骨[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战国野心家[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隋末之乱臣贼子[精校版]巨浪[精校版]龙起南洋[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赤唐[精校版]宋时明月[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