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镇抚大秦 第42节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而今的大秦,只是靠过去的勇武,在强行支撑罢了。”
“然枯叶又岂能真挡得住火势?”
“诚然。”
“始皇做了各种补救。”
“弄出了一套‘五德始终说’,将儒生赶出朝堂,独掌‘仁政’的解释权,还有就是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但始皇却是忽略了一点,并非人人都有始皇那般的手腕。”
“法家分势、术、法。”
“申不害变法,主要就是用术来驭群臣,但仅仅只择之一,韩国尚且很快衰弱,何况要三门兼具?”
“这对君主的能力只会很高。”
“后世又有几人能达到始皇这般政治高度?”
“就算大秦勉强支撑了下来。”
“最后也成不了所谓的君儒臣法,亦或外儒内法。”
“只会变成外法内儒、外儒内儒。”
“一个以法立国的国家,君主却主动背弃了法,那这个国家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始皇的布局,我并不看好。”
“无论是扶苏上位,亦或其他皇子,他们都玩不转。”
“只会落得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偏僻小屋静如幽谷。
嵇恒的声音持续地回荡着。
“虽然我不看好始皇的布局,但这的确是始皇能想到的最好安排。”
“诸子百家,经百家争鸣后,有四家提出了自己的治世主张,这四家分别是道、法、儒、墨。”
“但战国攻伐数百年,墨家分裂,道家黄老之学,虽有所起色,但在中央集权之下,无为而治,显然不为始皇接受,法家自商鞅后,就已是儒家的另一种形态,儒法合流,再则法家的这一套,只适合乱世,并不太适合治世。”
“儒家讲有教无类,经过数百年传学,门下弟子遍及天下。”
“战国后期,儒家的确入了邪路,但因门人众多,误打误撞之下,却回答了其他百家无法回答的问题。”
“德性!天命!”
“以及靠什么治天下,坐天下。”
“儒家的核心思想为仁、义、礼、智、信、孝。”
“这些东西都是道德层面的。”
“最好用。”
“也最容易糊弄人。”
“这一套思想,配合着天命说,再辅以法制为工具,足以让后世君主坐稳天下。”
“但正如我前面所言。”
“大秦是以法立国,这种做法,关东六国任何一国都可以做,独秦不行。”
“只是不这么做,继续奉行法制,秦也会逐渐崩溃。”
“因为大秦的法制只适合战时。”
“始皇也没得选。”
“放眼天下,诸子百家的思想,也唯有儒家思想能用。”
“这或也是当代的一个无奈吧。”
“毕竟谁能想到,孔子变‘学在官府’为‘有教无类’,对天下的影响有这么大呢?”
“或许就连孔子自己也想不到吧。”
嵇恒缓缓站起身。
他看了几眼满眼茫然的胡亥,淡淡道:“距离行刑只有五天,我讲课也讲的有些乏了,最多还会讲一次,然后便不会讲了,在生命的最后一段,还能有美食美酒相伴,已算是不负此生了。”
“哈哈。”
嵇恒大笑一声,朝着屋外走去。
临末。
还留了一句话。
“我今日讲了这么多,你可以下去想想,若是大秦继续这样,关东六地哪一地会最先反,又会是哪个群体?!”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百代都行秦政法,孔学名高实秕糠。”
静如幽谷的小屋,嵇恒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胡亥却久久没回过神来。
他的思绪还沉浸在嵇恒的话语中。
心绪惊惶无措。
第047章 儿臣感觉大秦要亡了!
一墙之隔。
扶苏瘫坐在地,深感无力。
之前,他听嵇恒说君儒法外,心中颇为振奋,也深以为然,认为始皇为天下找了一条太平之路,但嵇恒的话,彻底敲醒了他。
所谓的君儒臣法,终究是一厢情愿。
根本就做不到。
人都是有私心的,只要两家有任一方占据高位,势必会排挤打压另一方,而在大秦中央集权体制下,朝堂的一切,都取决于当世皇帝。
但皇帝并非人人圣明。
也并非人人都能明白其中道理。
一旦有皇帝出现了偏好,势必会打破君儒臣法的平衡。
儒家可以失败一百次,但皇帝却不能失误一次,只要有一次出错,儒家就会立即卷土重来。
儒家在天下的根基太深了。
就算是焚书,就算坑杀儒生、方士,也根本杜绝不了。
就算强行灭儒。
也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去解决。
天下靠什么治理?
而今只有儒家给了解答。
靠仁!靠礼!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乱禁。”
“韩非子其实早已将儒家本性点明了。”
“但为之奈何?”
“正如嵇恒所说,孔子变‘学在官府’为‘有教无类’,对天下的影响太大了,原本能跟儒家争锋的,墨道法三家,相继败下阵来。”
“天下早已是儒家独大!”
“唯有秦,因商鞅变法,还在进行着挣扎。”
“只是终究难挡大势。”
“当年魏将公孙衍曾说过:‘顺势者得天下,然天下皆被逆势者所破。人生自古,多情豪迈,成败未到,立时不可知’。”
“大秦顺势得天下,难道真要为逆势者所破?”
扶苏颤巍巍的站起身,朝着诏狱外走去,心中很是痛苦迷茫,他感觉大秦似走入到了一个死胡同。
进退维谷。
狱中。
嵇恒回到自己的牢狱。
他心绪平静。
他知道自己那番话,对‘季公子’无比震撼,但这就是事实,儒家其实早就卷土重来了。
始皇焚书也好,坑杀方士儒生也罢。
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汉朝刘邦沿袭了始皇的政策,即采用外儒内法,只不过是用黄老之术作为调和之术,但这种平衡之术对君主的要求太高了,哪怕汉朝有文帝,景帝,最终还是让儒生汇成了大潮。
于汉武帝时,正式登上朝野!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汉宣帝为汉朝最后一位坚守外儒内法的君主。
甚至汉宣帝更是直接点明了‘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但终究还是没有点醒汉元帝,以至后期失望的说了句‘乱我家者,太子也’。
汉元帝开始,外儒内法的政治体制,彻底崩塌。
儒家通过‘仁政’之名,彻底把控天下舆论,控制着朝堂,自此华夏彻底成了儒家模样。
纵然中途有道家、法家掀起波澜,但儒家大势已成,根本难以撼动。
世间只是多了几本禁书。
仅此而已。
嵇恒长身而立,望着高高的木窗,轻声道:“久在樊笼里,又岂能轻易的返回自然?”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娱乐春秋[精校版]庆余年[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特战先驱[精校版]唐朝好地主[精校版]叛徒[精校版]夜天子[精校版]江山国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窃明[精校版]秦吏[精校版]天下枭雄[精校版]无家[精校版]铁骨[精校版]诗与刀[精校版]北洋枭雄[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长安风流第五部队[精校版]小阁老[精校版]大秦帝师[精校版]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精校版]反元[精校版]血火河山[精校版]晚明[精校版]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精校版]权臣[精校版]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精校版]红楼大贵族[精校版]汉祚高门[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银狐[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民国投机者铁血德意志[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舰载特重兵[精校版]醉迷红楼[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三国之宅行天下[精校版]天下[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大明国士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天可汗特种兵王[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世子很凶[精校版]赵氏虎子[精校版]山沟皇帝[精校版]红楼庶长子[精校版]明朝败家子[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工程师[精校版]医统江山[精校版]三国之吕布天下[精校版]抗日之兵魂传说[精校版]强汉[精校版]命运的抉择[精校版]问鼎记[精校版]调教初唐[精校版]启明1158[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汉世祖始皇家的好圣孙黑道特种兵驻马太行侧[精校版]弹痕[精校版]一个人的抗日[精校版]愤怒的子弹[精校版]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精校版]国策[精校版]重生之红星传奇[精校版]开局就杀了曹操[精校版]绍宋[精校版]崇祯十五年[精校版]大明最后一个狠人[精校版]梦回大明春[精校版]北宋大丈夫[精校版]至尊特工[精校版]开海[精校版]大明春色[精校版]汉乡[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一世富贵[精校版]儒道之天下霸主[精校版]锦衣王侯[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巨浪[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北地枪王张绣[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奋斗在盛唐衣冠不南渡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大秦:这皇子能处,有事他真上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