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初唐峥嵘 第112节

作者:狂风徐徐
已是深冬,长安城也披上了一件洁白的毯子,一早就站在承乾殿门外的李世民放眼望去,遍地雪景,虽无山川之壮丽,却有楼阁之秀美。
只是这样的景色,自己还能看几日呢?
这些时日,围绕着河北战事,东宫、秦王府你争我夺,闹得不可开交,说是为了河北战事,但实际上焦点却在陕东道。
东宫一力坚持调换陕东道大行台尚书左右丞于志宁、韩良,而秦王府这边激言相辩,这两位都是秦王府的嫡系心腹,李世民甚至都不认之前许诺东宫节制陕东道大行台一事了。
反正对李世民来说,现在拖延才是正事。
而东宫也不傻,在河东安排了人手,探听到了突厥大军可能北返的消息。
现在好了,之前秦王府催促东宫出兵,现在是李建成要亲征,而李世民在拖后腿。
闹得最后,太子李建成使了个绝户计,在圣人李渊面前放话……二弟军功盖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还是二弟提军亲征吧,必然大胜,战后再设河北道行台。
李世民已经是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如果再加上河北道行台尚书令。
啧啧,那就意味着,除了岭南、江南之外,李渊的政令也就在关中、河东起作用了,其他地方都是李世民的势力范围。
李建成这一招说不上多巧妙,但却挺毒挺狠,以至于李世民不得不站出来说了一大堆口不应心的话……比如孩儿多年征战,频受刀伤,人困马乏,还望父亲体谅一二。
于是,李渊大手一挥,命工部追加人手建弘义宫,以供二郎修养……换句话说,李世民就快要被赶出皇城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不得不忍气吞声,退了一步,容太子节制陕东道大行台。
而今日,就是圣人下诏之日。
“夫君何以如此郁郁?”秦王妃将一件大衣披在李世民肩头,轻声道:“潜龙困水,但终究腾渊而起。”
李世民握住妻子的手,苦笑道:“至今尚未有消息传来,或许是孤太过心急……淮阳难以独当一面,田留安、齐善行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少了些锋锐。”
秦王妃没有再说什么,只默默的陪伴着丈夫,久久在台阶上伫立。
空中又有雪花飘扬,一股劲风吹来,李世民上前一步,任由大片雪花扑面,将妻子拦在了身后。
“差不多到时辰了。”李世民深吸了口气,举步下了台阶,往两仪殿方向走去。
圣人李渊说不上是多勤勉的君王,朝会不过是个摆设,主要议事就是在两仪殿。
太子出征,如此大事,朝中重臣齐至,尚书左仆射裴寂,尚书右仆射萧瑀,中书省中书令封德彝,门下省侍中陈叔达、裴世矩。
除了皇子之外,这五个人是如今真正的宰相,中书省、门下省都是长官出任,尚书省因为尚书令是李世民兼任,所以左右仆射也被视为宰相。
太子李建成早就到了,正和李渊、裴寂聊着天,一旁的封德彝是个滑头,随口敷衍,裴世矩是只老狐狸,只闭目养神,萧瑀、陈叔达两人性情刚烈,闭口不言。
虽然不是尚书省长官,但因为备受圣人宠信,尚书左仆射裴寂实际成为了首相,对圣人有着相当强的影响力,而他和东宫的关系极为亲密。
对于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河北战事,李渊心中有着颇多不满,呃,实际上刘黑闼六月份就起兵南下,到现在都半年了。
但战局是在一个月内急转直下,刘黑闼破定州后,似乎笃定身后的幽州罗艺不会出兵,大肆南下,下博一战覆灭唐军在河北的主力,如今攻入魏洲,即将饮马黄河。
在这种情况下,长子次子互相扯后腿……李渊自然不满。
李渊很清楚李建成为什么一直拖延出兵的时日,无非是想等寒冬之时,突厥大兵北返……这也无可厚非,李世民催促东宫尽快出兵,实在是包藏祸心。
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不用李建成,如何压制二郎呢?
但李渊也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李建成比二郎差的有点远……拖延至此,虽然稳妥,却失了锐气。
对于一个太子来说,这是正确的选择。
但对于希望立下军功来压制秦王的太子李建成来说,这是个让他难以在军中树立威望的选择。
武德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李世绩在洺州兵败,全军覆没,仅以身免,战报在十九日传回长安。
秦王李世民当日请命出征,仅仅三天后,十二月二十二日,已经没有其他选择的李渊命李世民出兵讨伐刘黑闼。
天下人的眼睛都没瞎,但也都不是什么都看得见的……他们不会看到李世民出征的时候,不会有突厥大军来袭,只会看到败绩传来,秦王挺身而出。
当然了,去年的刘黑闼大军兵锋锐利,绝非今年可比。
同样的道理,他们只会知道,淮阳王李道玄十月初败北,而太子李建成一直到十一月初才自请出征……和秦王简直没办法比啊!
殿内突然安静下来,李渊直起身子,投向缓步入殿的次子李世民的视线中夹杂着复杂的情绪。
这是个让他骄傲自豪的儿子,尚未加冠即两战定关中河东,扫荡中原一战擒两万。
这也是个让他忌惮头痛的儿子,如此军功,如此威势,让长子的太子之位摇摇欲坠,甚至让自己都有风雨飘摇之感。
李渊当然清楚,论资质,论能力,论领军,绝大部分方面李世民都强于李建成,但册立太子,从来是立嫡立长。
立贤,那是万般无奈的选择,也是会影响整个王朝的选择,甚至是可能动摇唐朝统治基础的选择。
从长远角度来说,选择立嫡立长是维持这个王朝延续的选择……不得不说,李渊的考虑是有道理的。
殿内的气氛有些压抑,裴世矩双眼似闭非闭,他虽是门下高官官,但少涉政事,毕竟门下高官官侍中是定额两人,还有个陈叔达顶在前面。
裴世矩在前朝名列选曹七贵之一,长于识人,一生见识过无数才华卓越之人,但对面前这个才二十四岁的青年,有一分佩服,但更多是九分警惕。
裴世矩清晰的记得,当年的晋王是如何从嫡次子一跃而为太子,又如何轻而易举的在十来年内让强大的隋朝衰落。
想到这儿,裴世矩眼角余光瞄了眼裴寂,或许堂弟的选择是对的,或许女婿入东宫是对的。
这也是朝中很多重臣都并不希望看到秦王入主东宫的一大原因,初建国,平天下,李建成无失德之举,平稳过度才是正理,隋炀帝前车可鉴。
裴世矩重新闭上了双眼,身边的陈叔达昂首道:“陛下,秦王有罪否?”
“陈卿这是何意?”
“若无罪,何以无座?”
李渊愣了下,视线一转,瞪了眼长子李建成……后者也是无语,真不是故意的,我还没这么小气!
但在场诸人不会这么想,李世民面无表情的坐在裴寂的上首……平时他会谦虚的另选位置。
但从位次来说,身为尚书令的李世民是有这个资格的,尚书左仆射裴寂正是他的下属。
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刚葫芦娃
作为开国君主,李渊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也不可否认他性格中的弱点,不能说心软,只能说善谋难断,看到这样的李世民,不由得心中微叹。
但李建成显然没有继承他老子的性格特点,转头示意,裴寂起身出列,躬身道:“中书承诏,门下审阅,尚书奉行,陛下诏令,东宫太子建成将兵讨黑闼。”
“节制陕东道大行台,领河北道行军元帅,河北、山东诸州均受处分,得以便宜行事。”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裴寂洪亮的声音回响,李建成不仅仅节制陕东道大行台,还领河北山东唐军,而且还不仅仅是军事,就连河北、山东各州的政务也被李建成管辖。
裴寂偏头看了眼李世民,继续说:“调右骁卫大将军任国公刘弘基,左武卫将军李安远,右武卫将军钱九陇,右领军大将军窦琮,右监门将军开国公樊兴。”
陈叔达眉头一挑,有点狠啊,十二卫将军调走了五个,而且其中刘弘基是李世民的绝对心腹,李安远、钱九陇、樊兴、窦琮都在李世民麾下攻打洛阳立下军功。
不夸张的说,这五个人都是秦王一脉,和李世民关系匪浅……李世民保持面无表情的神态,已经不错了,可能是怕撕破脸,至少没有从秦王府左右六护军府中选人。
萧瑀看向李世民的眼神中都带着怜悯了……要知道年初李世民出征,除了秦王府的兵马之外,只有被刘黑闼打散驱赶到黄河边卫洲的李世绩、张世贵的残军。
而这次太子出征……光是十二卫就出了五位大将,更别说,李世民本人就领十二卫大将军,说起来十二卫是他正儿八经的下属呢。
啧啧,太厚此薄彼了!
但这还没完呢,裴寂继续说:“另调幽州总管罗艺率军南下,调并州刺史成仁重。”
“调陕东道大行台兵部侍郎王君廓及常何等十余将校。”
“陕东道大行台户部尚书韩良、度支郎中于志宁供大军粮草。”
这次是直接对陕东道大行台下手,李世民干脆闭上了眼睛……在心中盘算,王君廓以及常何等将校都是自己攻打洛阳时的旧部。
李世民在心里冷笑,他能肯定这是李建成的主意……由轻而重,是大哥向来的行事风格。
如果能将王君廓、常何等人拉拢到东宫,想必之后就开始试图染指自己的左右六护军府的心腹重将了。
陕东道要出兵出将,还得出粮草……这是不是有点欺负人了?
李建成是李渊亲生的,而李世民可能是捡来的……
“大郎,三胡五十余日顿足不前,你身为长兄,此去严加管束。”李渊嘱咐道:“前些日子传来战报,刘黑闼猛攻魏洲,此行可有定计?”
李建成胸有成竹,起身笑道:“卫洲总管程名振智勇双全,可使其出兵胁刘黑闼侧翼,再使三胡发兵北上,并州刺史成仁重可堪重任。”
李世民心里一个咯噔,刘黑闼猛攻魏洲,齐善行两番南撤,如今河北道唐军有完整建制的可能只剩下卫洲的程名振所部了。
也就是说,如果田留安欲反攻,就不能缺少程名振……而李建成刚才这几句话,显然很有把握拉拢住程名振。
李世民立即联想到,半年前自己不许程名振追击刘黑闼,之后三胡设宴,诸军将领中只有程名振赴宴……只怕程名振已经投入东宫门下了。
李世民心思急转,而李建成还在侃侃而谈,“如今刘黑闼并无依仗,再令幽州李艺以骑兵迅速南下,一扰刘黑闼退路,二袭洛洲。”
“待得孩儿领兵入河北道,必能一战克敌,只是唯恐刘黑闼再窜草原。”
“无碍,此番刘黑闼败北,纵再窜草原依附突厥,也难受重视。”李渊付之一笑,又问:“战后如何处置山东?”
“恩威并施,设粥棚赈灾,解散敌军士卒,放其归乡。”李建成笑道:“父亲,三胡顿足不前,亦有所作为,已筹谋大批粮草于黄河岸边。”
李渊微微点头,他向来对河北是持高压统治,一方面是因为河北对河东、关中的威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山东世族在河北的根基太深。
但现在看来,李渊也知道自己操之过急,怀柔不可,杀戮过重,恩威并施方是王道。
李世民依旧闭着双眼,裴寂和封德彝出言捧臭脚,其他人都默然无语,东宫内人才济济,自然能安排妥当……只不过齐王李元吉顿足五十余日不肯北上,李建成都能找出个合适的理由,这也实在太过了!
李渊又详加询问了好些细节,李建成一一对答,显然早有准备。
最终李渊满意的点点头,“明日朕当亲送大郎出征,他日捷报传来,裴监可愿代朕抚慰?”
裴寂大笑连连点头,这五六年来,他在朝中受圣人宠信,一时无二,李渊向来不称呼裴寂其名,只称“裴监”。
原本的历史中,事实就是如此。
并州刺史成仁重、卫洲总管程名振、魏洲总管田留安三人在魏洲大败刘黑闼,圣人李渊命尚书左仆射裴寂急驰劳之……那时候刘黑闼还没被生擒呢!
就在这时候,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越来越近,一直到殿门口才停下。
有内宦出去询问,回来低声禀报,“河北战报。”
李渊眉头一皱,去年也大约是这时候连续收到河北战报,刘黑闼一路打到卫洲窥探河南,这次……不会是魏洲失守吧?
李建成笑道:“父亲,河北战报,当召入相询,若魏洲失守,需另择他法。”
对于李建成来说,魏洲失守不是什么坏事……田留安是二弟麾下大将。
一位信使疾步入殿,单膝跪地,高声道:“河北捷报,魏县大捷!”
殿内一片寂静,众人一时失色无语,李建成嘴唇微抖,而对面的李世民缓缓睁开了眼睛。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唐朝好岳父[精校版]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大明国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锦衣夜行[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