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初唐峥嵘 第113节

作者:狂风徐徐
李渊深吸了口气,正色问:“详细禀来。”
“刘黑闼率数万大军攻馆陶不克,绕行攻魏县,魏洲总管田留安领兵南下,刑洲总管齐善行率军抵永济渠。”
“十一月初四,唐军两面夹击,淮阳王率先破阵,力斩刘黑闼胞弟刘十善并大将王小胡,敌军气沮,大溃而逃。”
裴寂咽了口唾沫,数万大军,李道玄破阵斩杀数员大将,刘黑闼就溃败了?
你刘黑闼怎么就这么不中用?!
“此战斩杀敌兵数千,俘虏近两万士卒,刘黑闼仅率千余骑兵北逃。”
李世民微微转头瞥了眼,李渊脸上倒都是欣喜之色,而且越来越浓……对于他来说,这是好事,也省的长子次子争了。
但对面的李建成那张脸啊……一阵青一阵白一阵红一阵紫,就差凑齐七个颜色变身葫芦金刚娃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漫无天际的黑暗
两仪殿内,一片寂静,如死一般的寂静。
李建成似乎还没回过神来,陈叔达和萧瑀起身恭贺,这两人向来持身公正,在东宫、秦王府之间并无偏向。
中书令封德彝是个著名的墙头草,此人多揣摩之才,有附托之巧,笑着问:“淮阳王下博大败,不料能重振而起,反败为胜,恭贺陛下,宗室子弟中如许将才。”
这句话说到李渊心坎中了,他是关陇一脉出身,族中多有将才,即使不论李世民,也有大批宗室将领,这可和李世民没关系,主要是李渊的功劳。
李渊笑着取过捷报文书细看,见文书中只寥寥几行字,却简洁明了,将李道玄兵败后在魏洲重整旗鼓的事描述清晰,不禁笑问:“报捷文书何人持笔?”
信使茫然摇头,李渊笑着将人打发出去下令赏赐,将文书递给裴寂,“不论文笔,此人书法可堪一观。”
裴寂瞄了几眼只颔首不语,右手左右移动了会儿,想了想还是递还给了李渊……不可能给李世民,给李建成那是打脸呢。
李世民还保持着面无表情的神态,坐在最外围的裴世矩用眼角余光细细打量……他总觉得这事儿似乎太巧了。
巧到李世民在不可能的情况下突然翻盘,巧到圣人已然下诏,太子被狠狠一巴掌扇在了脸上。
殿内的气氛有些古怪,倒是李渊脸上颇有喜色,他向来对宗室子弟优容,除却皇子之外,最为得宠的几个皇侄就是李瑗、李孝恭以及李道玄。
特别是李道玄,其父早亡,自幼年就是在李渊膝下承欢,又比最捣蛋的李元吉懂事的多,读文习武,均有建树,如今平安归来,更能大败刘黑闼,李渊自然欣喜。
毕竟是一国之主,李渊虽然对长子次子水火不容颇为头痛,但也欣喜河北战事的转折。
“道玄好古谦逊,举止文雅,有五叔之风。”李渊看向了李世民,“不料年少随二郎征战沙场,却养成悍不畏死的脾性,这是二郎之过。”
所谓的五叔指的是李虎六子,建国后册封的河南王李贽,李道玄的父亲。
指责李世民,这是在说其征战沙场,喜欢以身犯险,惹得李道玄效仿。
虽然是训斥,但谁听不出来这口吻,李世民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笑意,“的确是孩儿之过,不过淮阳王弟自幼得父亲教诲为国征战沙场……”
李渊放声大笑,点头道:“二郎今日倒是善谑,说起来是为父之过?”
李世民连连摇头,李渊随意笑骂,好一派父慈子孝的场景……裴寂向李建成微微摇头示意不可妄动。
现在的局势已然明朗,李道玄反败为胜,圣人怀柔秦王……这时候跳出来只会自讨没趣。
好一阵之后,李渊的视线终于落到了一直沉默的太子李建成身上。
没办法,太尴尬了!
刚刚诏令太子出征,而且还遣派十二卫大将军中的五位,而且还遣派并州、幽州大军,还从秦王府那夺来节制陕东道之权……还没出两仪殿呢,河北战报传来,刘黑闼已然败北。
继续让太子出征?
这实在是有点搞笑,难道就让东宫一干人去山东公费旅游一趟?
而且这也有点不要脸……大郎只怕还是要脸的。
李渊很清楚,魏洲总管田留安、刑州总管齐善行都是秦王府出身,淮阳王李道玄也偏向二郎。
但就此罢休?
那大郎这次的脸就算丢大了,本就因为一再拖延出兵而遭朝臣冷言冷语,多有山东世族子弟出言不逊,甚至坊间传唱《秦王破阵乐》。
终于肯出兵了,调配兵将,粮草无忧,信心满满……结果晴天霹雳,人家的战都打完了!
经此一事,二郎的威望未必会增加多少……毕竟原本就足够高了,但大郎必然威望大坠。
此消,即彼长啊。
一直和李世民在说笑,实际上李渊的脑子始终在高速旋转,试图找出一个可以缓和局势的办法。
这也是李唐立国,多用宗室子弟的弊端……换成其他朝代,开国君主碰到类似的事,早就以大将出击了,哪里会沦为皇子夺嫡的战场。
但话说回来,若不是李渊以李建成、李世民、李孝恭、李神通、李道宗等宗室子弟先后征战沙场,如今唐朝能不能一统天下也是未可知之数。
“道玄此番大胜,待其回京,必要重赏。”李渊轻声道:“但如今战事未歇,只恐刘黑闼死灰复燃……”
下面的李世民嘴角笑意未退,心中却在暗骂……刚才还在说刘黑闼残部北窜草原,也难得突厥重视呢,现在立马换了一副说辞。
“裴监?”
“陛下,淮阳王以河北道行军总管统率山东大军,如今刘黑闼残部北逃,但河北大半仍沦陷,当使齐王北上相援。”
裴寂的话一出,李渊沉吟不语,而李世民突然微微侧头瞥了眼……李建成的脸有点发红。
现在的情况是,李建成不可能再统率大军征伐刘黑闼了……事实上李渊也不会同意,倒是李世民可能赞同。
大哥你想讨伐刘黑闼,行啊,不用走河东道南下去陕东道再北上那么麻烦了,直接北上去草原好了!
但裴寂的意思是,让齐王李元吉去抢功……毕竟现在齐王依附东宫,分润多少功劳无所谓,关键是不能让功劳都被秦王一脉抢光了。
裴寂加重语气,“陛下,月余来连连丧师失地,下博一战,三万大军全军覆没,此番魏县大胜,淮阳王是否有余力乘胜追击,尚未可知……”
李渊微微点头,这的确是个问题,兵力不足是事实。
李建成心思微动,李道玄、田留安、齐善行大败刘黑闼,但没有程名振的名字,这是个可以利用的地方,而且还有个关键人物……
但还没等李建成开口,李渊挥手道:“本欲使大郎征讨刘黑闼,如今寒冬之际,暂停战事。”
这一次,李渊没有给李建成留太多的脸面,当然了,他也并不希望看到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摇摇欲坠。
所以,李渊补充了一句,“过两日议事,战后如何安抚山东。”
面色铁青的李建成回到东宫后,抿了口茶水被烫了下,一把将茶盏掷在墙面上,他知道父亲有意使东宫安抚山东,但如何咽的下这口气?
在已经看到光明的那一刻,漫无边际的黑暗从天而降,让李建成伸手不见五指。
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封
东宫侧殿内,李建成面色阴郁的盯着不远处的窗户,透过半掩的窗户,能看见被劲风吹的漫天飞舞的雪花,正如如今的李建成的心情,纷乱无序。
一旁的魏征正和韦挺争的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就连太子詹事王珪也面色阴沉,就差破口大骂了。
李道玄大败刘黑闼,这样的战报给东宫太大的打击了。
大半年内,自从刘黑闼北窜草原依附突厥之后,东宫就开始筹谋山东河北,毕竟秦王府有陕东道,而东宫因为太子李建成长期坐镇关中,并没有自己的地盘……总不能在圣人李渊的眼皮子底下抢地盘吧?
心腹谋士几番筹谋,打压秦王,使齐王李元吉试探刘黑闼战力,还派出了山东名士魏征一同前往,东宫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花了多少心思才从秦王府手中夺来节制陕东道大行台之权,虽然没能成功赶走于志宁、韩良,但李建成和几位谋士都已经计划好了,以太子妻族荥阳郑氏为根基,将陕东道握在手中,至少也要和秦王一脉分庭抗礼。
李建成还曾经一度私下思索过,寒冬之际,不是大战之时,率兵征讨,可以一直拖到开春甚至再往后……自己在山东河北,在陕东道的根基才会扎牢。
为此,李建成还特地从陕东道文武官员中挑选出如王君廓、常何等将校……这些都是随李世民扫荡中原,勉强算秦王一脉,但并没有入秦王府的官员。
在两仪殿内,李建成还在琢磨这一战能拖多久……不料面前的泡影转瞬而逝,人家战都快打完了。
想到这,李建成就忍不住想大骂刘黑闼……你也太废材了点,去年席卷河北,连战连胜的本事都去哪儿了?
现在魏征、韦挺、王珪等谋士争吵不休,就在于出兵的时间,魏征和王珪都已经不止一次提醒李建成,就算突厥大军尚未北返,也应该自请出征,到了陕东道隔黄河相望,打探军情后再行北上。
魏征、王珪都隐隐察觉到了不对,之前李世民催促太子出兵,不惜许东宫节制陕东道,但就在不久前李世民态度大变,几番拖延……现在他们自然知道原因了。
魏征、王珪都能确认,这件事绝不可能是无来由的,其中必有秦王手脚。
“秦王拖延至今,很可能就是为了等这份战报……”
“绝不可能!”韦挺面红耳赤,“就算突厥大军已然北返,刘黑闼麾下数万大军,李道玄何敢言必胜?”
这也是魏征、王珪难以理解的地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是韦挺一力劝说太子暂缓出兵。
若此时此刻,李建成已然出兵,就算战报传来,也可以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名义迅速挥兵东进,汇合齐王杀入河北道,不管是抢夺战功,还是打压秦王一脉……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最关键的时刻战报传来,让东宫这大半年的努力毁之一旦。
但李建成仍然不准备放弃,这几年内,二弟东征西讨,所向无敌,大半疆土都是对方打下来的,若没有点坚韧不拔的性子,李建成早就撑不住了。
“史万宝。”
“程名振。”
李建成长身而起,“李道玄是河北道行军总管,率兵大败刘黑闼,那史万宝呢?”
“下博一战已经大半个月了,李道玄突然出现在馆陶,那史万宝呢?”
王珪强打精神,“不错,刘黑闼大败,我军收复河北山东,原国公身为河北道行军副总管,理应……”
说到这说不下去了,用分润抢功这样的词汇……王珪是要脸的。
“原国公音讯全无,但卫洲总管程名振……此次未出兵?”魏征的声音有些沙哑。
“报捷文书上是李道玄、田留安、齐善行的印章,未见程名振印章。”李建成来回踱步,“三胡到底在干什么?!”
“难道又天天去打猎了?”
“寒冬之际,还有鸟兽?”
“魏县大战,刘黑闼北窜,战报都送入长安了,三胡居然至今无信来?!”
李建成咬牙切齿,“但今日裴相提议使三胡北上,王师去封信吧……程名振本是卫洲总管,又与刘黑闼有深仇大恨。”
“战报已然入京,尚不知齐王麾下东向,但程名振必然出兵,罢了,还是去信吧。”王珪转头道:“还请玄成执笔。”
李建成嘱咐道:“若史万宝现身,使程名振推功。”
魏征点点头示意明了,在李道玄反败为胜的情况下,如今河北道能与李道玄争夺战功的只有河北道行军副总管史万宝。
李道玄得圣人宠爱,而史万宝也不差……若是互夺战功,只要能互夺,日后就说不清了。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覆汉[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的帝国[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天可汗[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砺刃[精校版]宋时[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诡刺[精校版]汉乡[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大明嫡长子锦衣夜行[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帝国星穹[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隋末[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猎明[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