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爱去小说网(www.aqxsw.cc)-- 热门排行--让【“爱”去】给你选一本书吧(^.^)
手机站:m.aqxsw.cc

初唐峥嵘 第114节

作者:狂风徐徐
原本倒还有个庐江郡王李瑗,可惜这位原洛洲总管弃城而逃,好几日之前已经逃回了长安。
想到这,李建成暗骂,为何二弟聚拢的都是李道玄、李道宗,而自己笼络的却是李瑗这般废材!
此时此刻,距离东宫不远的承乾殿内,李世民笑吟吟的指着李楷,“陇西李氏丹阳房,文武双全,兵法传家,德谋此举可谓深得兵法奥妙,他日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旁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也频频赞誉,说的李楷都脸红了。
李楷急行入京,拜托母亲长孙氏携带入宫,结果秦王妃告知今日圣人下诏太子亲征。
李楷当机立断,立即出宫,让亲卫手持准备好的第一封报捷文书一路闯到太极宫前,急报军情,方解今日之窘。
不过,李世民等人赞誉李楷深得兵法奥妙并不是指其当机立断,而是指这分为三段的报捷文书。
李楷尴尬的拱手道:“不敢当殿下、诸公夸耀,此事乃凌先生并怀仁拟定。”
“剖析人心,以此诱敌深入……”长孙无忌啧啧两声,“李怀仁此子,倒是心思深。”
杜如晦想了会儿,“未必如此,当有凌敬之功。”
李世民的视线再次落在桌上的第二封报捷文书上,心想此时此刻,想必大哥还不肯放弃,要插手河北战事。
“第三封捷报可稍缓。”杜如晦朗声道:“如今东宫纷乱,第二封捷报今明两日便可出手。”
李世民冷笑道:“就今日吧,让东宫再乱些。”
以李世民的心智,自然看得出今日两仪殿内,父亲有使东宫安抚山东之意……而送来的这三份报捷文书,将会使东宫所有的企图全数落空。
这可真是一份重礼啊。
又想起李楷适才私下递来的那封信,李世民忍不住想,李善此人,为何如此坚定的选择了孤……而且送来如此重礼,难道只因为河东裴氏依附东宫吗?
当日黄昏,河北战报再至太极宫前。
其实这不是战报,而是魏洲总管田留安、馆陶令崔忻的联名上书。
下博一战,河北道行军副总管原国公史万宝矫拟圣人手诏,使大军顿足不前,致使三万大军全军覆没,听闻淮阳王李道玄魏县大捷,于馆陶县衙内惭愧自尽。
如果说晨间的战报让满城官员息声,那黄昏这份战报,让偌大的长安城一时轰动,无数观点在官员、世族子弟、平民百姓之间流转。
这个晚上,李世民睡了个好觉。
而李建成大发雷霆……因为就在午后,他已经去信李元吉、程名振,不管找没找到史万宝,都要以其名掺和到河北战事中争功。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丢人现眼
李楷三日不停急奔入京,在最关键的时刻力阻太子亲征,可以说是立下大功,得秦王并多位秦王府幕僚赞誉。
虽然疲累,但李楷没有去歇息,将各种事安排妥当,之后也没回家,而是转道出城去了朱家沟。
当日离京之前,李楷来探望过朱氏,言语中隐隐透露李善行迹……至少确认李善还活着,而这一次,李楷是来报喜的。
等李楷将能说的都仔细叙述了一遍之后,朱氏长长松了口气,当初她只想着儿子建功立业,出仕做官,他日扬眉吐气,但等儿子踏上战场,做母亲的如何不牵肠挂肚。
旁边的朱玮笑着说:“虽然年幼,却有豪情。”
“此番能擒杀刘黑闼,平定山东,怀仁立功不小,待得回京,必有封赏。”
“是那位凌先生替大郎取的字?”
“是,凌敬乃山东名士,日后随苏定方等百多人迁居朱家沟。”李楷笑道:“今日前来,一使叔母宽心勿忧,二替怀仁带话,朱家沟需另多建房屋。”
朱玮微微点头,人手、工匠、钱物都不缺,这倒不是什么难事,特别是东山寺内还储藏着大量粮米。
朱玮又问起李善在河北的一些琐碎事,以及朱家沟青壮组成的亲卫,李楷捡自己知晓的说了。
三十亲卫随李善从军,虽然之后几战,苏定方都刻意使他们不参与正面作战,但夜袭敌营那一次,除了朱八等三四人之外,其余亲卫都杀入敌营,当场战死两人,还有一人重伤不治。
等李楷离开之后,朱玮啧啧两声,“大郎虽难以亲自上阵搏杀,但筹谋定策,颇有先辈之风。”
朱氏眼珠子动了动,却没答话,而是转而道:“明日入城问问……”
“还是算了吧。”朱玮叹道:“魏县大胜,刘黑闼败北,太子出征被硬生生的堵了回来,如今东宫必然一片大乱……更别说原国公史万宝居然死了。”
“就算明日入城,也问不出个什么究竟。”
看了眼朱氏,朱玮加重了语气,“东宫太子洗马魏玄成对大郎颇为赏识,本是顺理成章……不料李德武进了东宫……”
朱玮之所以能屡屡打探到消息,就是因为有故人在东宫任职,所以他和朱氏都希望李善通过科考出仕,然后进入东宫。
毕竟李建成身为嫡长子,太子之位看上去还是挺稳固的。
但没想到,李德武突然进了东宫,兼任太子千牛备身……如果他们知道这是李善怂恿推动的,估摸着会一巴掌扇在李善的脸上。
朱氏长长的叹息一声,其他她和兄长的身世放到现在已经无所谓了,也不会招惹什么祸端,原本她准备在李善回长安后告知……现在好了,李善看上去已经不太可能入东宫了。
舅甥说不定会成为敌手……毕竟今日李楷话里话外说的挺明白的了,待李善回京,秦王必将重赏,这几乎确定李善很可能进入秦王府任职。
“总觉得……”朱玮低低道:“总觉得大郎对秦王另眼相看……”
“绝不仅仅是因为秦王军功盖世而已……”
朱氏有着同样的感触,几个月前长乐坡一事,儿子和秦王府子弟交恶,但没多久就化敌为友……说起来简单,但哪里会那么容易,儿子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这时候,敲门声响起。
小蛮捧着点心小心翼翼的进来,“夫人,可有郎君消息?”
“放心吧,安然无恙。”朱玮笑道:“快则一两个月,慢则年后,必然回京。”
小蛮脸上浮现出欣喜的神色,“谢天谢地,明日奴家去东山寺给郎君再上几炷香。”
朱玮哈哈大笑,起身道:“夜深了,歇息吧,想必这两日京中热闹的紧,咱们还是不去凑热闹的好。”
朱玮这句话说的太对了,现在的长安城内,如同被滚水不停顶起的茶壶盖一般,就没个停歇的时刻。
一早一晚两份战报,让整个长安都轰动了。
有的人在感慨当朝太子李建东的运气,也太倒霉了吧……好不容易压制住秦王,得圣人许可亲征,结果还没出长安,甚至诏令还没公布呢,人家河北那边都已经开始收尾了。
有的人在感慨淮阳王李道玄,居然在遭遇下博大败之后,奋起振作,率残卒大败刘黑闼,颇有当年浅水原一战之风。
有的人在感慨原国公史万宝,居然有胆子矫拟圣人手诏……如此大罪,难怪要惭愧自尽。
但东宫、秦王府的心腹都很清楚,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承乾殿内,秦王妃小心端来茶汤,李世民抿了口赞了几句,好笑道:“传来消息,午后东宫信使出京,命三胡以史万宝的名义北上。”
这是让李世民意外的消息,也是让李世民捧腹的消息……谁能想得到李建成如此急不可耐呢?
秦王妃抿嘴一笑,“太子性情坚韧,从不肯轻易放弃。”
“是啊,所以即使不能亲征,亦要抢功。”李世民想了又想,忍不住又笑了几声,“也不知是何人点拨,道玄早在魏县大捷前十日就亲手斩史万宝首级,却一直隐而不发,直到大捷之后才报入京中。”
“道玄可没这等心思,是那位李怀仁吗?”
“只怕是凌敬。”李世民摇头道:“如今天策府唯兵曹参军事出缺,可以凌敬补之……只是不知此人是否肯入天策府。”
秦王妃极为聪慧,讶然道:“难道殿下还不将李怀仁收归麾下?”
“李德武已入东宫,若无殿下护佑,只怕有不忍言之事。”
“嗯?”
“今日三姐姐入宫,私下提及,李怀仁对德谋言,当日押运粮草北上……乃李德武暗中指使。”
李世民愣了下,冷笑道:“虎毒犹不食子。”
秦王妃细细打量丈夫的神色,琢磨了下没有继续劝说。
李世民在心里盘算李楷带来的那封信……李善在信中提及,希望能参加明年开春的科考,这显然是希望以科考出仕,而不是受举荐出仕入秦王府。
人家救回李道玄,力助田留安、齐善行破敌,代为招揽程名振、凌敬、苏定方,前前后后送来多少重礼,李世民自然不会怀疑李善的诚意,只是在想……这枚原本无足轻重,如今却有些分量的棋子,将会在日后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此时此刻,李世民悠闲的很,李建成还在大发雷霆,而圣人李渊难得的没有翻牌子,而是一个人斜靠在榻上,脸上满是愁容。
第二封战报几乎锁死了东宫出兵抢功的可能……没有史万宝这个行军副总管的名义,齐王脸皮再厚也不太可能领兵北上。
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或者说这不是凌敬特地将这封战报安排在魏县大捷之后的原因。
其中的道理,或许刚开始很多人看不出来,但只要略一思索就能想通。
毕竟李道玄是宗室子弟,而且是河北道行军总管,而史万宝虽然也得圣人宠信,但毕竟是个臣子,而且还是李道玄的副手。
圣人手诏不给主帅李道玄,而是给史万宝……这太让人难以理解了。
而且圣人李渊不是那等生于深宫养于妇人之手的君主,一生领军作战经验丰富,如何不知如此安排,军中不合,多遭败绩的道理?
何况史万宝本人有胆子矫拟圣人手诏吗?
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所以,会有很多人如此猜测,史万宝是东宫嫡系,这份手诏八成是太子李建成私下向圣人求来的,为的是在关键时刻节制全军,制衡秦王一脉的淮阳王李道玄。
说到底,还是因为夺嫡。
李渊长长叹息了一声,暗骂一句丢人现眼。
虽然也一度痛惜侄儿李道玄生死不知,但如果史万宝节制全军,使李道玄陷阵,而自己能反败为胜……李渊倒是能半隐半现的承认这封手诏的存在。
而现在呢?
真是丢人现眼……这不仅仅指史万宝,也是指太子李建成。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处置
两仪殿内,李渊揉着太阳穴,一副头痛的神态……自从两个多月前和突厥言和,将注意力转移到河北战事开始,他就时不时的头痛。
当然了,头痛病发作最频繁的还是这两日……大郎已经丢人现眼了,现在二郎又将此事拎出来,难道不做处置吗?
偏偏李渊又不能说……二郎,算了吧,反正道玄不仅没死,反而大胜。
但想想如果次子问一句……圣人手诏?
难道李渊要舔着脸说……是朕私下许给大郎的?
下面的李世民和李建成相对而坐,前者神态自若,后者一脸愤然。
后面的诸位宰相大都闭口不言,封德彝、裴世矩是不想被卷进去,封德彝是只顾着打酱油。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庆余年[精校版]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秦吏[精校版]1908远东狂人[精校版]宰执天下[精校版]庶子风流[精校版]寒门枭士[精校版]初唐峥嵘窃明[精校版]娱乐春秋[精校版]晚明[精校版]铁十字[精校版]铁骨[精校版]国魂[精校版]辛亥大英雄[精校版]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版]谍影凌云极品家丁[精校版]唐朝好岳父[精校版]靖安侯世子很凶[精校版]覆汉[精校版]天魔极乐[精校版]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版]上品寒士[精校版]日月风华佣兵的战争[精校版]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精校版]民国之文豪崛起[精校版]代汉[精校版]她们为我打天下我的帝国[精校版]南宋第一卧底[精校版]七品封疆[精校版]窃国大盗[精校版]唐砖[精校版]天宝风流[精校版]大唐天下[精校版]镇抚大秦天可汗[精校版]步步生莲[精校版]无家[精校版]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版]孺子帝[精校版]徽商天下[精校版]强汉[精校版]我的民国生涯[精校版]大唐第一世家[精校版]始皇家的好圣孙大国相[精校版]逍遥小书生[精校版]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版]唐朝好男人[精校版]无良皇帝[精校版]大明门之锦衣三少[精校版]砺刃[精校版]捡到一只始皇帝[精校版]望古神话之选天录[精校版]大官人[精校版]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精校版]楚[精校版]回到明朝当王爷[精校版]武林帝国[精校版]大明国师我的姐夫是太子民国投机者宋时[精校版]大独裁者报告[精校版]天下[精校版]明血[精校版]大争之世[精校版]大明嫡长子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锦衣夜行[精校版]诡刺[精校版]明天下[精校版]汉乡[精校版]历史粉碎机[精校版]三国之召唤猛将[精校版]民国大能[精校版]欲霸三国[精校版]隋末[精校版]猎明[精校版]天生韩信[精校版]1895淘金国度[精校版]将军好凶猛靖明帝国星穹[精校版]春秋我为王[精校版]大汉之帝国再起[精校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精校版]三国之小兵传奇[精校版]楚汉争鼎[精校版]枭臣[精校版]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寻秦记国色生枭
【历史军事】最新入库:大明国士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明末大军阀北洋军阀史话(出书版)谍影凌云靖安侯始皇家的好圣孙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初唐峥嵘大明嫡长子